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見证中巴傳統友誼的喀喇崑崙公路
由中國路橋承建

   北京訊 上世紀60年代後期,中國政府决定援助巴基斯坦建設巴北部地區唯一的對外經濟生命綫——喀喇崑崙公路,並由中國路橋的前身交通部援外辦公室承建。公路北起我國西部的千年古城喀什,穿越喀喇崑崙、喜馬拉雅、興都庫什三大山脈和帕米爾高原,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綿延1224公里,修築難度極大,是名副其實的“天路”。
  1966年到1978年期間,先後有22000餘名中國築路先輩們,在自然環境惡劣、灾害頻發的崇山峻嶺中,依靠肩扛手抬,憑藉頑强的意志和前赴後繼、不怕犧牲的“喀喇崑崙精神”,打通了這條連接中巴兩國的交通要道。在十餘年的修築過程中,中巴雙方共有700餘名建設者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有88名中國建設者永遠留在了巴基斯坦的土地上。“中巴友誼公路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築路人流血流汗築成的。”中國前駐巴基斯坦大使張春祥説。
  喀喇崑崙公路的建成通車,不僅使巴基斯坦北部走出了世世代代“與世隔絶”的封閉狀態,而且這條道路也成爲了中巴友誼的牢固紐帶、中巴合作的象徵。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條承載着中巴經濟合作的友誼之路在惡劣的地質條件、頻發的自然灾害侵蝕下,逐漸不堪重負,路况日益惡化,再也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巴經貿需求。2008年,中國政府决定再次幫助巴基斯坦昇級改造巴境内的喀喇崑崙公路。中國路橋迎難而上,循着老一輩的足迹,再次踏上新征程,承擔了公路改擴建項目的實施。中國築路人出崇山入峻嶺,架新橋開大路,深入不毛之地,用7年多的時間征服平湖天險再建通途,相繼完成“喀喇崑崙改擴建項目”和“喀喇崑崙堰塞湖改綫項目”的全部建設任務,使這條意義非凡的中巴友誼之路重獲新生。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中國路橋幾乎成爲當地政府的應急救援隊。2008年8月,原吉爾吉特舊大橋突然垮塌,吉爾吉特以北的陸路交通徹底中斷,項目部在最短時間内選址、采購、運輸,架設起一座150米的鋼便橋,打通了北部地區的生命綫。2010年1月4日,當地發生巨大山體滑坡,項目部比當地救援力量更早地進入到灾害現場,清理塌方、挖掘泄洪道。2015年4月4日,山巔發生雪崩,積雪堆積量約1萬立方米,中巴公路徹底阻斷。項目部立即啓動應急保通預案,經過連續5天搶險,雪崩段終於全綫貫通。
  中國路橋還定期開放醫務室免費爲巴基斯坦村民看病;向孤兒院捐贈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向學校捐贈電腦、打印機,並設立貧困生助學金。系列捐贈活動贏得社會各界高度好評,被當地多家媒體廣爲報導。
  中國建設者的真誠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認可,中國人、中國企業成爲了他們信賴的朋友。巴基斯坦人曾經爲犧牲的中國公路建設者守護陵墓近40年;喀喇崑崙公路項目部員工經常被邀請參加當地人婚禮或重要節日,並經常被視爲重要嘉賓,音樂要等他們到來才奏響,慶典要等他們到來才開始。2016年,爲加快“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國路橋繼續承建了喀喇崑崙公路二期項目,這不僅是喀喇崑崙公路向南繼續延伸的高等級、高規格的綜合大型項目,更是再次緊密聯繫中巴兩國,昇華兄弟情誼的新紐帶。二期工程已於2020年7月全綫通車。(路橋宣)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