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湘西邊城機場建成通航
改善當地交通格局


   湘西訊 對72歲的十八洞村村民施老記來説,8月18日是個十分特殊的日子。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飛機,並將前往首都北京。爲此,他前一夜激動得難以入眠。
  “以前做夢也没想過能坐飛機到北京去!”施老記告訴記者,他一直想去天安門看看,如今這個願望真的實現了。
  18日上午,湖南湘西邊城機場正式通航。據瞭解,湘西邊城機場占地235公頃,總投資28.48億元,主要輻射周邊張家界、懷化、銅仁、秀山、恩施等地,助推湖南構建完善的航空網絡,目前已開通往返北京大興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的航綫。
  “從2013年開始啓動前期工作,到2023年8月建成通航,歷經十年的艱苦奮戰。”湘西厚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秘書宋宜忠告訴記者,湘西邊城機場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區機場,土石方工程施工難度大,機場有20多座25米以上的高邊坡,最高邊坡達73米,建設過程中處理大小溶洞30多個,最深的溶洞達93米。“大家齊心協力、不懈奮鬥,終於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宋宜忠説。
  當天,附近的居民們一早就趕到機場,見证了上午十點多第一班由北京飛扺邊城機場的飛機順利降落,期盼已久的湘西群衆唱響山歌,歡迎遠道而來的首批旅客,綫根友就是其中之一。綫根友和母親一起從北京來到湘西,“空中旅程很舒服,有對湘西風土人情的介紹,還有一些獨具少數民族風格的活動和儀式。”他告訴記者。
  湘西吉首居民樊竹筠提前了兩個小時來到機場候機,準備搭乘中午的航班從湘西邊城機場飛往北京去看望女兒。她告訴記者,女兒已在北京讀書、工作近12年,長期以來從湘西往返北京都要經過漫長的轉車、换乘,前年通高鐵後,去一趟依然需要好幾個小時。“現在只要兩個半小時,就能見到女兒了,孩子回來也方便多了。”樊竹筠説。
  邊城機場不僅縮短了鄉愁,更帶來了發展的機遇。長期以來,險峻、閉塞的地理條件,一直是制約湘西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從2008年湘西州首條高速公路常吉高速公路通車,隨後逐步實現縣縣通高速,到2019年黔張常鐵路通車,2021年張吉懷高鐵通車,2023年8月18日湖南湘西邊城機場通航……交通便利了,當地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對此,施老記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以前村裏,一頭猪養肥了都發愁怎麽抬出去賣掉,人抬着猪走在山裏的羊腸小道上,很容易滑下山坡。最近幾年通了路又通瞭高鐵,人們走出大山方便了,山裏的産品也能賣出去了。”
  乘着家鄉建設發展的東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返鄉創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28歲的吴文偉2019年從廣州回到湘西,在離機場不遠的邊城鎮創辦了一家名爲“小河灣度假村”的民宿企業,目前已有三十多套民宿客房。
  “相信隨着交通越來越便利,會有更多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把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吴文偉説。(陳思汗)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