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嶺南地下有“寶珠”
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建設過半



   江門訊 記者近日獲悉,備受關注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設又有新進展。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的土建工程已經基本完成,探測器的建設也已經完成了過半,預計今年年底能基本完工。明年將開始灌裝液體的工作並運行取數,有望在全球率先測得關鍵數據。據瞭解,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由中心探測器、反符合探測器、水池等部分組成。待實驗裝置建成後,中心探測器的有機玻璃球内部將加滿2萬噸液體閃爍體,其潔净度要求極高,2萬噸液閃中最多允許有0.008克灰塵總量,而外部將布滿3.5萬噸高純水。
  中微子是搆成物質世界最基本粒子中的一種,主要誕生於粒子物理或核物理過程。“中微子就好比研究天體和地球内部的探針,對於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宇宙學等學科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江門中微子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而中微子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只參與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且具有極强的穿透性。因此,中微子的數量雖然非常多,却極難捕獲。研究中微子,對裝置的位置、技術和建設水平等有着很高的要求。
  據介紹,江門中微子實驗攻克了衆多技術挑戰,如成功研製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順利完成高性能液閃的中試研究;完成35.4米直徑有機玻璃球、40.1米直徑不銹鋼網架等探測器關鍵部件的設計和研製,並實現了批量生産。
  據瞭解,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設計、建設等多個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將爲世界探索前沿科學問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臺。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成後,將提昇我市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優化珠江口東西兩岸科創格局,提昇珠三角創新引擎能級。
  探索物質世界的基本組成及相互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科學問題之一,大科學裝置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江門中微子實驗是我國大科學工程建設在粤港澳大灣區的重大布局,以測量中微子質量順序爲首要科學目標,同時也將深入研究大氣中微子、太陽中微子、地球中微子、超新星中微子等。目前,中國、美國、日本都正在建設同樣類型的中微子實驗室。與美、日相比,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將最早建成,也最有希望率先測得3種中微子的質量順序。(江宣)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