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訊 近日,國内單體規模最大泵站——西河泵站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中山舉辦,來自中山市水務局及各參建單位等100餘名幹部參會。2023年,西河泵站建設項目按下“加速鍵”。即日起,該項目將啓動爲期兩年半的施工建設。預計在2025年底,西河泵站將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以進一步緩解城區内澇壓力,全面提昇岐江河流域排澇水平。
“西河泵站建設項目開工,對於中山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山市水務局副局長李兵表示,西河泵站的排澇規模爲400立方米/秒,灌溉提水規模爲145立方米/秒,建成後將成爲國内單體規模最大的泵站。
【全面提昇城區排澇能力】 西河泵站工程項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中順大圍西干堤,其内側是石岐水道,外側是磨刀門水道。作爲一座排澇、防洪(潮)兼顧應急灌溉補水的泵站工程,西河泵站建成後將與現有的西河水閘、西河船閘,搆成中山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西河水利樞紐工程。“這項工程既是中山市重點民生建設項目和2023年重點水利建設項目,也列入了2023年廣東省防灾减灾重點項目庫。”中山市堤圍管理中心西河水閘管理所副所長付愛華表示,包括泵站工程及樞紐配套工程,該項目的概算總投資約7.6億元,總裝機容量18400千瓦。
當前,中順大圍存在排澇標準偏低、外排泵站布局欠佳、内河水系排水不暢、鹹潮期間圍内灌溉用水保障程度不高等問題。付愛華坦言:“西河水利樞紐建成後,它的設計流量將大於東河水利樞紐,將進一步完善中順大圍排澇、防洪(潮)减灾體系,極大地提高中順大圍的排澇、防洪(潮)能力和圍内農業用水保障水平。”
“尤其在臺風及强降雨天氣,西江潮汐頂托,外江水位比内江還要高,我們無法打開西河水閘,向外江排水,來緩解城區内澇的壓力。”付愛華説,但是,西河泵站建成後,即便遇到潮汐頂托,外江水位過高,也能藉助西河泵站,將内江水泵排至磨刀門水道外,最大程度提昇岐江河流域的排澇能力。
【讓岐江水“活”起來】 所謂“流水不腐”,除了防洪排澇功能,西河水泵還將承擔起另一項重要的功能——活化“岐江水”,加快岐江河流域水循環。
“每逢冬天,岐江河的水位較低,水動力不足。西河泵站作爲活水泵站,能够反向從磨刀門水道外,將西江水泵抽到岐江河流域,最終從東河泵站將水泵抽到横門水道外,加快岐江河的水循環。”付愛華説。
“作爲國内單體設計流量最大的泵站,西河泵站排澇規模爲400立方米/秒。它的施工難度較大。爲了盡快緩解城區排澇需求,我們整個項目的施工週期壓縮至2.5年。在施工過程中,我們也會要求專家論证,破解在施工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按質按量按時完成施工任務。”西河泵站工程項目常委副經理盧南群表示。
在西河泵站工程開工動員大會上,針對施工安全、施工質量、施工進度、幹部作風,李兵提出了4個要求,“我們必須以‘最高標準’,全力保安全;以‘最佳效果’,全力保質量;以‘最快速度’,全力保進度;以‘最嚴作風’,全力保廉潔,確保項目建設成爲優質工程、安全工程、廉潔工程。”(曾艷春、蘇康枝、張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