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訊 3月31日,隨着中跨最後一節段鋼箱梁精準安裝到位,漢巴南鐵路控制性工程——嘉陵江特大橋全橋順利合龍,它是國内首座、也是全國在建跨度最大的雙綫高速鐵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橋。至此,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全綫控制性工程全部完工,爲今年9月底如期完成全綫鋪軌任務奠定了基礎。據悉,漢巴南鐵路計劃2024年5月建成通車,届時,巴中至成都最快145分鐘可達。
【全國首用橋型,施工難度大】 嘉陵江特大橋位於南充市南部、蓬安、儀隴三縣交界,横跨嘉陵江,主橋跨度335米,是目前全國在建跨度最大的雙綫高速鐵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橋。大橋全長1770.82米,最高主塔高164.5米,相當於53層樓的高度。全橋鋼箱梁共26個節段,用鋼總量約5500噸,斜拉索采用高强平行鋼絲約850噸。
大橋選址地理大方位沿綫多條河流匯入,爲III級通航航道的復雜環境與水文條件,同時嘉陵江上下游有兩個航電樞紐,橋位選擇與橋型結構如何與自然環境相協調,這是前期設計中遇到的最大難題。爲此,鐵五院堅持“環保選綫、地質選綫”設計理念,確定主橋采用非對稱布置的混合梁斜拉橋設計方案,在保障橋梁結構安全的基礎上,更好的提高瞭高鐵行車的舒適性與抗震性能。
嘉陵江特大橋於2020年4月開工建設,爲攻克水下基礎築島施工、大噸位吊裝設備供應困難、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塔梁同步施工等系列難題,施工單位四川路橋實施了多項技術創新舉措。
在下部結構水下施工中,將雙壁鋼圍堰方案調整爲咬合樁+鎖扣鋼管樁圍堰方案,有效節約工期40天,降低成本800餘萬元;在鋼混結合段施工中,使用陸運單元板件至現場支架拼裝的方法,降低了對吊裝設備的需求,12天即完成鋼混結合段的拼裝作業;主墩下横梁采用裝配式牛腿支架施工,在國内同類型橋梁施工中首次成功應用;大橋索塔錨固區通過方案與資源優化,施工速度從原16天1節段提高至11天1節段,使主塔封頂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鋼箱梁合龍段施工中通過優化“主橋鋼箱梁合龍采取低温下配切附加相應外拉力合龍方案”,同時綜合應用多種測量手段及高效的施工監控工藝,滿足了施工精度要求,確保鋼箱梁施工中完成精準對接。
【通車後,巴中至成都145分鐘可達】 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正綫全長148.04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共設6座車站。其中,新建車站4座,分别是睦壩站、儀隴站、馬鞍站、恩陽站;既有車站2座,分别是南充北站、巴中東站。綫路縱貫儀隴、巴中等川陝革命根據地核心地帶。
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項目由蜀道集團主導投資,蜀道鐵路投資集團所屬漢巴南鐵路公司建設管理。截至目前,全綫累計完成投資152.9億元,占總投資的70.7%,已進入站前、站後、站房交叉施工關鍵期,預計2024年5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項目建成通車後,巴中至南充最短運行時間將縮短至約35分鐘,巴中至重慶最短運行時間將縮短至約105分鐘。巴中至成都最快約145分鐘可達,比目前的鐵路運行時間快2個小時。待成達萬高鐵建成通車後,巴中至成都的鐵路運行時間將進一步縮短到75分鐘。
作爲川東北重要的出川高鐵通道,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建成後,將帶動川東北地區融入國家高鐵網,對完善成渝地區城際鐵路網、促進川東北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江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