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标题导航
深圳地鐵首例盾構下穿海域施工順利完成
“多規合一”後多地發佈國土空間規劃
澳門特區優化環保與節能基金的運作和管理
福州地鐵5號綫兩區間主體結構驗收通過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地鐵首例盾構下穿海域施工順利完成
深圳地鐵建設首次使用泥水平衡盾構機
深圳訊
7月25日11點55分,隨着左砲臺站至太子灣站盾構區間右綫盾構機尾盾脱出蛇口海域,深圳地鐵首例盾構下穿海域施工順利完成,這也是深圳地鐵建設領域首次使用泥水平衡盾構機。
左太區間左綫全長908.96米,右綫全長913.18米,采用礦山法加盾構法施工,由兩臺泥水平衡盾構機承擔該區間掘進任務,右綫和左綫盾構機分别於1月25日和3月5日始發。其中,右綫於7月5日進入下穿海域施工階段,7月25日順利完成下穿任務,總共歷時21天,平均功效6環/天。
該區間礦山法施工段左右綫各長170.1米,采用空推後管片二襯;盾構法施工段左綫長739.75米,右綫長743.08米。其中,左綫下穿海域長度爲158.56米,共106環,右綫下穿海域長度爲185.49米,共123環。盾構下穿海域段海水深度爲9-11米,覆土厚度爲8.5-10米。下穿地層爲强風化混合花崗岩、中風化混合花崗岩、中强風化上軟下硬地層、斷層破碎帶。盾構機自左砲臺站大里程端下井,先空推穿過礦山法施工段,拼裝管片至洞内封堵墻,出站後向東敷設,穿過興海大道、保税區貨場後進入招商蛇口碼頭,先下穿多棟鋼搆架廠房,側穿招港大厦(A10),隨後進入碼頭海域,在海床下向東北方向敷設,下穿碼頭鋼管樁後沿規劃道路到達太子灣站。
盾構穿越海域破碎帶爲區間施工最大重難點。跨海段具有水深、淺覆土、地質條件復雜等特點,斷層破碎帶與海水連通的可能性極大,且盾構在上軟下硬地層及中風化夾層中掘進易出現土體坍塌、刀盤刀具磨損等風險。其次,區間盾構需穿越諸多建搆築物,其中下穿太子灣總部西廣場及DY02-01地塊樁基,竪向最小間距僅2.03米,控制不當易造成建搆築物沉降超限、基礎擾動甚至是表觀破壞。同時,盾構空推過礦山法施工段時,由於盾構機是空載推進,前方並無反力,管片質量較難保障。
針對以上難點,在深圳地鐵集團的指導下,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鐵路公司及工區項目部充分總結首次使用泥水平衡盾構機的經驗,一方面科學籌劃,有效應對,將長沙地鐵6號綫穿湘江隧道的原班骨幹調至左太區間迎接新挑戰。另一方面,在盾構機下穿海域施工前,不但對下穿海域斷裂帶區域進行注漿加固,保证下穿段地層穩定,防止斷層破碎帶與海水連通,造成泥漿、氣體泄漏至海面;而且設置了試掘進段,預先對前期掘進施工參數、監測情况、刀具磨損情况分析,制定適合下穿海域施工的合理參數,判斷刀具選型合理性,確保刀具能够一次性下穿海域。在盾構機下穿海域施工期間,項目部嚴格落實各參建單位領導24小時帶班制度、進行海面巡視、每環采集渣樣、每環測量循環用泥漿質量、每5環進行一次二次注漿並及時根據地層變化調整掘進參數,保障下穿施工安全平穩。面對下穿海域時可能出現的盾尾及交接密封泄漏造成涌水、涌砂的施工風險,項目部采取配備充足的應急物資、搶險隊伍、做好洞内管片監測及海面巡視觀察、加大監測頻率等措施,爲應急救援提供全面保障,確保盾構機順利“出海”。
截至目前,左太區間左綫盾構累計掘進301環,計劃於8月3日啓動下穿海域施工,8月20日完成下穿海域施工。接下來,項目部將認真總結右綫下穿海域施工經驗,采取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及科學有效的措施,重點做好左綫下穿海域各項工作,並推動區間右綫盾構貫通相關工作,早日實現雙綫貫通。(亢小婷)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