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訊 7月14日,貴州首批水運集裝箱從遵義港餘慶港區發出,汽笛聲響起,港口人頭攢動,此程將奔往江河更遠端——重慶。水運通江達海,給關聯企業帶來的是無限憧憬。相比於過去公路運輸,通過集裝箱走水運,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烏江集裝箱首航儀式當天,重慶市涪陵港務公司與貴州省港航集團公司簽訂“干支聯運”戰略合作協議,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與貴州沿河烏江輪船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集裝箱運輸”業務合同,省内外企業高效協同,凝聚着聯動烏江上下游地區、優化烏江運輸通道的現實意義。
烏江之上,集裝箱運輸從無到有,讓貴州水運正在被看見、被關注,吸引了省外民生輪船、重慶市涪陵港務公司、上海港、南京港、營口貿易公司等七家企業以及貴州省内38家水運企業參與其中,合力打造干支聯運、江海直達的航運體系。
一“箱”激起千層浪,作爲此次集裝箱水運船舶的出發地——沙灣碼頭,地處烏江黄金水道出黔的咽喉要塞,一幅“港—産—城”融合發展的藍圖在此徐徐展開。
作爲貴州的第一個標準貨運碼頭,沙灣碼頭年吞吐量達500萬噸。依託貴州烏江集裝箱航綫,當地政府規劃了遵義港—餘慶沙灣港口現代物流園。
這裏是烏江水運黄金分割點,作爲今後貴州省水運“北入長江”的主要集散中心,餘慶沙灣港口現代物流園將與烏江沿綫其他港口正式聯營。
該項目規劃面積3000畝,分三期進行總體規劃,總投資約50億元,不僅是餘慶縣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門户,更是一條“黔貨出山”新興的戰略通道。
根據烏江水運物流聯合調查報告顯示,水運貨物以磷石膏、磷礦石、鋁土礦、高鈣石、精品砂石、新型石材、建築材料、鋼繩、鋁材、水泥、磷肥、菸草等貨物爲主,且大多居於烏江中上游,年水運需求量超過1000萬噸。與此同時,回程物資主要有糧食、煤炭、硫磺礦石、尿素、塑料、鋼材、百貨、生物燃料等,年水運需求量500萬噸以上,物流需求優勢較爲明顯。
而遵義港—餘慶沙灣港口現代物流園,作爲我省“北入長江”主要的起始點和回程貨物的中轉站,不但可以提供物流中轉、分發、集散、加工、倉儲,而且可以實現信息諮詢、口岸服務、商貿流通和資金結算。
朝着貴州省多式聯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邁進,遵義港餘慶港區迎來了通江達海的新機遇。不僅僅是餘慶,隨着我省集裝箱水運的首航,還將有效輻射我省瓮安、福泉、餘慶,思南、石阡、德江、印江等區域。
據統計,貴州省水運航道連接37個産業園區、230個小城鎮、42個旅遊景區、46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29個城市綜合體。
烏江,正在成爲貴州沿岸經濟發展的重要開放通道。(劉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