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深圳首條跨海通道單綫貫通
國内在建最大直徑海底盾構隧道


   深圳訊 6月9日上午,隨着前海媽灣跨海通道右綫接收井中,直徑15.53米的“媽灣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破岩而出,目前國内在建最大直徑的海底盾構隧道——深圳媽灣跨海通道右綫正式實現貫通。
  媽灣跨海通道右綫爲粤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交通建設重點示範工程,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南方投資集團、中鐵隧道局集團共同建設,也是深圳市首條跨海通道。該工程起於前海媽灣港區的媽灣大道與月亮灣大道交叉處,終於寶安大鏟灣片區沿江高速大鏟灣收費站及金灣大道-西鄉大道交叉口,綫路全長8.05公里,分爲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兩部分,地下道路規劃等級爲城市快速路,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地面道路規劃爲城市主幹路,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40公里。
  媽灣跨海通道工程分爲右綫和左綫,中鐵隧道局負責承建的右綫部分——深圳媽灣跨海通道2標,項目盾構段全長2063米,是整條綫路的控制性工程。
  媽灣通道右綫的貫通,是深圳市今年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的重大突破。
  據瞭解,該工程具有世界級工程難度,施工過程中,面臨着填海區域鬆軟地層掘進、穿越海底高水壓長距離軟硬不均地層及全斷面硬岩地層等世界級海底隧道施工難題。
  項目總工程師王彬彬介紹,爲攻克這些難題,中鐵南方、中鐵隧道局建設者爲大國重器“媽灣號”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量身定制”進行了多項針對性的設計,創新使用常壓换刀技術、刀具實時監測系統、大流量泥水環流系統以及伸縮擺動式主驅動系統等多項前沿技術。通過良好的施工管理,這些針對性的設計極大地提昇了盾構掘進施工效率,過程中項目實現了單日最高掘進10米的海底大盾構日掘進全國紀録。
  工程建設中還大力推進智能化建造技術應用,依託中鐵隧道局“智慧盾構大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系統綜合分析全工序施工數據,實現對掘進參數實時智能監控、自動預警,確保了超大直徑盾構水下高效、連續、安全掘進,爲我國海底隧道智能化建造做出重要探索。
  在緑色環保建設方面,工程始終踐行緑色發展理念,高水準建設泥水處理中心,科學優化泥水管路設計,實現了管内泥漿100%收集,達到了泥漿零泄漏、零污染的管控標準,兼顧了工程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媽灣跨海通道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深圳路網結構,連接起南山港區的疏港貨運交通,并兼顧聯通媽灣、赤灣、大鏟灣等片區的客運交通,實現前海片區的客貨分離和過境分離,進一步拓寬城市發展空間,便捷深圳市民交通出行,爲深圳建設“交通强國”城市範例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粤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戴曉蓉、劉羽潔)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