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國首條“西氫東送”管道納入國家規劃

   北京訊 記者4月10日從中國石化獲悉,我國首條“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範工程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誌着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進入新發展階段。
  《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是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印發的,旨在細化落實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和五年期油氣發展規劃管道建設任務。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説,“西氫東送”起於内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於北京市,管道全長400多公里,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
  管道建成後,將用於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化石能源制氫,大力緩解我國緑氫供需錯配的問題,對今後我國跨區域氫氣輸送管網建設具有戰略性的示範引領作用,助力我國能源轉型昇級。
  “管道一期運力10萬噸/年,預留50萬噸/年的遠期提昇潜力。同時,將在沿綫多地預留端口,便於接入潜在氫源。”馬永生説,今後中國石化可依託“西氫東送”管道建設支綫及加氫母站,助力京津冀氫能走廊的構建,助力京津冀地區“雙碳”目標的實現。
  馬永生表示,這一工程將爲我國西部地區緑氫跨省市應用提供示範解决方案。緑氫是指通過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製造而成的氫氣,被視爲最具發展潜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内蒙古風、光資源豐富,發展緑氫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何更高效便捷地把内蒙古乃至我國西部的緑氫運送到東部市場需求旺盛的區域,一直是制約緑氫産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輸氫管道可以實現大規模、長距離輸送氫氣,并且兼顧經濟性。中國石化已經在内蒙古布局了鄂爾多斯風光融合緑氫示範項目,並規劃在烏蘭察布市建設大規模緑電制緑氫項目,通過建立風光發電—緑電制氫—氫氣管輸—煉化與交通用氫的一體化氫産業發展模式,實現氫能産業制、儲、輸、用全産業鏈示範布局。”馬永生表示。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