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訊 近日,大灣區各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現場傳來捷報。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建設現場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各項目開足馬力搶進度,吹響瞭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一起來看看進度如何——
【深中通道項目沉管隧道主體工程澆築全部完成】 近日,隨着最後一方自密實混凝土入倉,四航局深中通道項目E23管節主體澆築施工圓滿完成,標誌着深中通道項目沉管隧道主體工程澆築全部完成。
據瞭解,E23管節爲非標準管節,全長164.5米,需要將28000多立方米的自密實混凝土控制速度、控制高差、控制順序澆築至2159個不同規格尺寸的倉格。
據介紹,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就建成,通車後珠江東西兩岸的時空距離將從2小時縮短爲30分鐘。
【黄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高欄港大橋東塔封頂】 近日,粤港澳大灣區重點交通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高欄港大橋東塔封頂。
據瞭解,該項目路綫全長約31公里,海域段長度約15公里,跨海段設置2座主橋。其中高欄港大橋爲主跨700米的雙塔雙索面全漂浮鋼箱梁斜拉橋,雙塔總高皆爲254.7米。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設順利,關鍵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橋與高欄港大橋的其餘4個塔柱施工全部過200米,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全部封頂。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近日,在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東莞段地下60米深的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鋼筋作業車和鋼模臺車上施工作業。在輸水隧洞順利貫通後,開始進行二次加厚襯砌作業。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幹流佛山順德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中間以深層管道輸水方式穿越粤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工程綫路全長113.2公里,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建成後將有效解决廣州、深圳、東莞生産生活缺水問題,構建粤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多水源保障體系。
據介紹,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在春節假期過後加速推進,預計今年12月份將正式通水。
【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税區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 2月10日,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税區順利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通過驗收後將正式進入封關運作階段。
據瞭解,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税區規劃面積爲2.514平方公里,依託珠江西岸産業基礎,叠加海陸空鐵“四位一體”交通體系以及綜合保税區系列税收優惠政策和便利化監管制度,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税區將成爲珠海市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産業轉型昇級的重要新平臺。
拱北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税區將正式進入封關運作階段。封關運作後,拱北海關將進一步發揮海關職能作用,圍遶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務三大功能,有序出臺“區港聯動”“進出區分類管理”“優化非申報貨物監管”“非保税貨物與保税貨物集拼分撥”等多項創新舉措。
【廣州白雲站建築主體完工】 近日,廣州白雲站的一期項目傳來消息:該項目結構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推進精裝工作。同時二期項目已經完成了樁基基坑施工,現在正進行“樁檢”,完成後將全面進行鋼筋鋪設。
預計到今年6月份,廣州白雲站全部主體結構施工都將完成,之後半年時間進行内外裝飾施工,今年年底將完成全部施工任務。(何梓陽、盧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