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中通道西人工島現澆隧道主體結構完工
深圳訊
10月27日,深中通道項目的地標性搆築物——西人工島建設迎來新進展。經過約14個小時的連續施工作業,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最後一段匝道順利完成澆築,標誌着島上現澆隧道主體結構施工全部完成,爲實現隧、島、橋轉换和島上互聯互通奠定了重要基礎。
【連續澆築作業約14個小時】
上午10時30分,經過約14個小時連續施工作業,西人工島最後一段匝道順利完成澆築,意味着現澆隧道主體結構施工全部完成。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混凝土收面作業,已完工的區域覆蓋一層土工布,同時進行灑水維護。
“最後一段匝道從26日晚上8時8分開始澆築,27日上午10時16分完成,連續作業14個小時,澆築方量達359立方米。”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西島分部技術員龐智童介紹,深中通道西人工島現澆隧道是連接沉管隧道與海上橋梁,實現橋隧轉换的關鍵樞紐工程,由暗埋段、敞開段和5條匝道搆成,全部采用明挖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中,匝道總長680米,分25個節段,此次完成澆築的是最後一個節段。
“現澆隧道結構最寬處達23米,底板及側墻最厚達1米,墻體最高達8米。”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西島分部工程技術部副部長王從李表示,現澆隧道施工具有大體積混凝土控裂難度大、高大模板施工安全風險高、曲綫墻體鋼筋模板安裝難度大,外觀質量及綫型控制難度大等施工難題。一航建設團隊通過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置拌合站集成化綜合降温系統、研發智能温控系統等舉措,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開裂風險,極大地提昇了工程質量。同時,設計采用裝配式、模塊化施工體系,顯著降低瞭高大模板安拆難度和作業風險,進一步提昇了作業效率,爲實現匝道隧道高質量澆注、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提供了堅實保障。
【5條匝道實現全島互聯互通】
從高空俯瞰,西人工島“海上風筝”的輪廓清晰可見,5條匝道位於島中央,勾勒出一把“叉子”的形狀。
“西人工島現澆隧道承載着橋、島、隧轉换的主要功能,其中5條匝道是實現島上互聯互通的重要工程結構。”王從李介紹,車輛藉助A、B、C、D、E共5條匝道,可分别前往橋梁、海底隧道、西人工島。例如:從深圳往中山方向的車輛,駛出海底隧道,通過西人工島現澆隧道,可選擇直接上橋,也可選擇進入A匝道,轉C匝道,上西人工島;繞回C匝道,轉入B匝道,可重新上橋。從中山方向往深圳的車輛,可直接進入海底隧道,也可選擇C匝道上西人工島;從島上進入D匝道,可重返海底隧道。
據悉,當前西人工島建設已全面進入衝刺階段。其中,島上現澆隧道暗埋段、敞開段、匝道隧道主體結構已完成,橋隧轉换功能、全島互聯互通得以實現;人工島護岸結構施工持續推進,島壁擋浪墻已澆築21539立方米,完成設計總量的59.2%;房建施工穩步進行,島上建築灌注樁基礎已完成357根,進度超過60%;暗埋段壓艙混凝土已完成1055立方米,占設計總量的20%;島上綜合管網已開工,减光建築、排海箱涵、緑化隔墻、外包防水等施工作業多點同步進行中。(何淼)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