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訊 10月23日,廣東交通集團發佈消息,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項目重點控制性工程南三島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上午10點半,最後一方混凝土成功完成澆築,監測數據顯示,梁段綫形誤差在調整前保持在了毫米級,合龍精度遠超規範標準。
據瞭解,南三島大橋全長3043米,主橋爲雙塔三跨雙索面混凝土斜拉橋,長562米,其中主跨300米。大橋邊跨已於2022年6月27日完成合龍。
【科研攻關助力品質提昇】 南三島大橋地處湛江市東南海岸綫,受臺風、雷暴、高温、强對流等惡劣天氣影響,海上施工安全風險係數較高,海洋環境對工程質量也有更高的要求。爲此,項目積極引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瞭高耐久原材料、振動攪拌混凝土、自動化爬模系統等多項新型施工技術。
針對施工中遇到的重難點,工程師們還結合建設實際,積極展開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項關鍵技術的課題研究,通過新技術的有效加持,進一步保障了大橋施工的安全高效和工程品質。
南三島大橋的精準合龍,也成功驗证了項目多項科研成果。據瞭解,目前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已形成兩項科研課題成果、兩部技術指南,獲得1項發明專利和8項實用新型專利。
【智慧“助手”提昇管理效能】 項目還量身打造了以質量管控、安全管控、形象進度管理、環境監測爲主要内容的智慧工地系統平臺,通過7大模塊,24個子模塊,有效提高了現場質量、安全、進度、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效能。
工程管理人員通過PC端或手機APP,可實現智慧工地多個子系統單點登録,實現基礎同源數據共享,有效提昇了管理效率,確保實體質量和安全隱患全環節溯源,大大降低了項目管理成本,全面提昇了建設管理的精細化、信息化。
“工人没有正確佩戴安全帽,系統馬上就能將畫面及信息推送給技術人員督促整改。生産廠區還能監測環境數據,比如粉塵這一類指標超過預警值,系統能自動啓動噴霧降塵。”項目副主任周振宇介紹,系統的智能化功能不僅實用,還有效减少了人力投入。
南三島大橋項目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包括跨海大橋在内,項目全綫爲一條長約16公里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新建高速公路是當地首條海島高速通道,將連接湛江吴川黄坡鎮和南三島,項目建成後,沿綫群衆往返南三島將更加快捷,海島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也將得到有效助力。(粤交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