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香港地質公園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入選爲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産地



   香港訊 10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宣佈,位於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香港地質公園)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即六角形火山岩柱),入選爲首百個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産地。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見於西貢沿岸及附近多個海島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名爲糧船灣組,2009年被納入香港地質公園,該處岩柱數量多、體積大、保存完好,而且分佈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糧船灣組入選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産地,代表其國際重要性獲得認可。
  漁護署表示,世界各地的六角形岩柱大多屬含硅質較低的深灰色玄武岩,只有糧船灣組是富含硅質的淺色流紋質火山岩。
  據介紹,這組岩柱群分佈在西貢東郊野公園糧船灣一帶、滘西洲、吊鐘洲、瓮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約100平方公里範圍,覆蓋陸地及海洋,岩柱的直徑平均爲1.2米,而最大更可達3米,露出地面的高度達100米。
  據地質學家研究,西貢火山岩柱群源自約1.4億年前該地區的火山活動。當時劇烈的地殻活動導致香港東南面形成一個大型火山。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及熔岩,火山最終崩塌形成直徑約20公里的破火山口。大量火山物質在破火山口内堆積並緩緩冷却收縮,形成六角形火山岩柱。
  據介紹,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産地名録旨在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産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産地名録於西班牙時間10月25日至28日在西班牙蘇瑪伊阿鎮(位於巴斯克海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宣佈。
  本次入選的地質遺産地包括中國内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大利亞艾爾斯岩、美國大峽谷及土耳其棉花堡等。(陳然)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