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勇毅前行,續寫“超級工程”傳奇
  深圳訊 深秋的伶仃洋,海天一色,遼闊澄明。10月16日上午,國家重點工程深中通道的海上施工生活區一片忙碌。籃球場上的大屏幕接通直播信號,施工單位的建設者身着工作服,集中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
  不遠處,世界最高海中橋伶仃洋大橋橋塔如定海神針矗立海中,跨越1666米高空的主纜索股從東西兩座主塔間一躍而過。從項目部會議室到橋塔施工區,從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到東、西人工島建設現場,深中通道建設者用飽滿的幹勁和踏實的作風,攻堅克難推動重大工程建設。
  【依托大項目加快建設交通强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强調,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鬥出來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島隧工程管理部部長張長亮一邊認真聆聽,一邊認真記録,不一會兒,筆記本上就寫滿了幾頁。
  張長亮對此深有感觸。“在工程一開始,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深中通道雙向8車道鋼殻混凝土沉管隧道,是國内首次應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應用,在國内面臨全産業鏈空白,需要攻克的困難超乎想象。我們在探索的是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現如今,在伶仃洋上,這座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雛形初現,已進入建設關鍵衝刺階段。
  “沉管鋼殻每一個管節焊縫長達270公里,爲了保障質量,我們聯合施工方建設了我國第一條大型鋼結構智能製造生産綫;一個標準管節要澆築2.92萬方混凝土,没有合適的自密實混凝土和澆築設備,我們就自己研製,最終將一節沉管的澆築時間减少到40天内,且脱空率低於萬分之一點五。在跨海集群工程的技術上,我們已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張長亮説。
  近年來,深中通道建設島隧、橋梁工程雙綫並進,不斷刷新“深中速度”。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安全環保部張文明興奮地發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了“交通强國”:“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强國、質量强國、航天强國、交通强國、網絡强國、數字中國。”
  “重大工程是加快建設交通强國的重要抓手和標誌性工程,也是實現交通强國目標的重要支撑。”張文明攥緊了拳頭,滿懷信心地説,“我們將加快構建自主的知識體系、技術體系、成果體系,依託重大工程項目打造世界跨海通道建設的中國標準,推進深中通道如期建成通車,早日實現珠江兩岸人民互聯互通的期盼,爲建設一流灣區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在大時代實現個人奮鬥夢想】
  在西人工島建設現場,觀看直播的建設者揮舞着紅旗、熱烈地鼓掌。在270米高的橋塔上,伶仃洋大橋施工人員趁着休息的間隙通過手機觀看直播。負責深中通道人工島及沉管隧道設計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青年工程師劉迪説:“這是個偉大的時代,我很幸運能參與並見证深中通道的建設,用雙手在粤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熱土上創造奇迹。”
  “作爲建設者,我們的工作就是用交通延伸美好生活。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還有許多工程的新挑戰等着我們去攻克,我將繼續不懈奮鬥、認真鑽研,將深中通道建設成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標杆項目。”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墩工段負責人陸梓生説。
  在深中通道,像劉迪、陸梓生這樣的青年工程師有4000多名,他們扎根一綫、朝干夕惕,一次次向行業高峰發起挑戰,把報告中關於“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虚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争、善於鬥争”的重要要求落實爲具體行動。他們紛紛表示,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以赴衝刺項目建設,續寫“超級工程”傳奇。
  “加快建成建好深中通道,就是我們建設者對黨的二十大最好的獻禮。”在收聽收看完大會後,負責伶仃洋大橋建設的工程師李思吟對中國未來五年的美好藍圖充滿期待。
  “下一個五年,我還想參與國家超級工程的建設,繼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個人的更大貢獻!”曾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如今又負責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建設的工程師王從李説。(粤交集宣、何紫琪)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