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萬里長江第一隧”開工建設



   南通訊 9月7日,海太長江隧道開工動員會在江蘇南通舉行。海太長江隧道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水下盾構隧道,建設工期6年,計劃2028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海太長江隧道是《長江幹綫過江通道布局規劃》中明確的“十四五”重點推進的過江通道項目,是目前國内距離最長、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堪稱“萬里長江第一隧”。該過江通道連接蘇州太倉市、常熟市和南通市海門區,路綫全長約39公里,是“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公鐵複合過江通道。
  海太長江隧道(公路部分)起自滬陝高速公路叠石橋互通東約2.7公里與滬陝高速交叉處,止於滬武高速公路董浜樞紐互通東約5.5公里處,全長39.07公里。其中過江隧道長11.185公里(含敞口段),北接綫長15.724公里,南接綫長12.161公里。項目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其中海門南互通立交至碧溪互通立交段(含過江段隧道)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隧道净寬2×14米,其餘路段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4.5米。
  海太長江隧道具有“長、大、高、深、險”的特點。長:盾構隧道超長,隧道全長11185米,盾構段9315米。大:隧道直徑超大,盾構外徑16.0米,開挖斷面超過16.5米。高:超高水壓,最大水壓達到0.75MPa。深:深厚覆土,江中段隧道最大覆土爲38米。險:復雜地層條件下,長距離、大直徑、高水壓掘進施工風險控制要求高。
  針對項目特點和難點,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先期圍遶隧道結構、安全、施工、緑色、智能等方面,開展了“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結構、防水與防火一體化研究”“超長、超大盾構隧道防灾减灾技術研究”“高水壓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施工與裝備技術研究”“超長、超大盾構隧道緑色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超大直徑智能化、建管養一體化技術研究”等五大專題研究,研發提出了全預製盾構隧道内部結構、盾構管片DDCI新型連接搆造、防火與結構一體化煙道板、煙道板防掉落新型牛腿結構、超長隧道區段式排煙新工藝、超長隧道救援車專用通道、路面冷拌高韌樹脂鋪裝層、隧道大容量自洽多能源協同供給系統等多項新工藝和創新成果,努力將項目打造成“交通强國江蘇樣板標誌性工程、中國盾構隧道裝配式建造示範工程、中國水下盾構隧道建設技術里程碑工程、國際領先智慧緑色零碳隧道經典工程”。(樊曦)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