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國家水網建設投資持續發力
綜合效益不斷顯現
  北京訊 隨着骨架不斷夯實,循環更加暢通,國家水網建設的綜合效益正不斷顯現,有力保障了生産和生活需要,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撑。今年以來,水利投資持續發力,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國家水網加快構建。截至7月底,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在建水利項目達到3.18萬個,投資規模達1.7萬億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4%。
  聯網補網——
  築牢主骨架,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構建國家水網,既要有穩梁固柱的主骨架、穿針引綫的大動脈,也離不開織網聯網的重要紐結,這樣才能綱舉目張、結實牢靠。”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
  打通大動脈,夯實國家水網主骨架。
  “喝上南水北調水,水垢少了,水質好了,熬粥做飯都香了。”千裏調水,讓河北省邱縣新馬頭鎮韓西固村村民馬海林的生活變了樣。南水北調東中綫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累計惠及1.4億多人。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首個項目——引江補漢工程開工,南水北調和三峽水庫兩大工程牽手,中綫水源將更加充沛。“水利部門繼續扎實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深化東綫後續工程可研論证,推進西綫工程規劃,積極配合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不斷完善‘四横三縱’格局。”張祥偉介紹。
  打通骨幹通道,完善區域輸配水格局。
  掘進機破岩而出,秦嶺地下1800多米,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於今年年初全綫貫通,工程將引漢江水潤澤關中。“因秦嶺相隔,陝西南北水資源分佈不均,工程設計年調水量15億立方米,可惠及人口1400多萬人。”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鵬説。
  青海引大濟湟工程,讓大通河與湟水流域相連;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通過輸水管綫和調蓄水庫等,讓長江水和嘉陵江水互相調劑……奔涌的大江大河和縱横的渠道管網,交織出國家水網的脈絡紋路。到2025年,我國將建成一批重大引調水和重點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90億立方米,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適應性明顯增强。
  建設國家水網,還需在暢通微循環上下綉花功夫。
  水利部門全力打通國家水網“最後一公里”。截至7月底,各地共完成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466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完成投資25.1億元,維修養護工程6.7萬處,服務農村人口1.3億人。
  張祥偉介紹,水利部門統籌考慮配套工程、銜接工程,有序實施省市縣水網建設。預計到2025年,省級水網建設規劃體系全面建立,水網工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提質增效——
  聚焦短板,提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一張互通有無的路網,讓貨物順暢流通。一張横貫天際的電網,點亮萬家燈火。一張國家水網,能發揮哪些效益?
  “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我國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水資源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水利部水規總院副院長李原園分析,“建設國家水網,就是聚焦短板弱項,建設完備的水利工程,提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有效破解影響發展的水瓶頸。”“供水網”保用水安全。
  峒河彎彎繞山流,坐落在湖南省吉首市矮寨鎮的大興寨水庫工程於近期開工。工程由樞紐、供水和灌區3個部分組成,水庫總庫容1.13億立方米,工程設計灌溉面積2.47萬畝,多年平均灌溉水量811萬立方米,將有效提昇吉首市防洪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改善農業灌溉條件。
  水利部門打造蓄、引、調等高效協同的供水體系,爲生産生活用水保駕護航,不斷完善從水源地到田地頭和水龍頭的供水網絡體系。
  “防洪網”保江河安瀾。
  重大水利工程,爲大江大河防洪添底氣。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於7月初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後將有效改善游盪性河段河勢,提高河道排洪輸沙能力。安徽省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於6月30日開工,工程以防洪保安爲主,并兼顧岸綫利用和環境保護等綜合效益。
  今年上半年,水利部門聚焦保障防洪安全,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完成投資1313億元;同時推進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重點澇區等防洪排洪薄弱環節建設。水利部提出,到2025年,防洪突出薄弱環節得到有效解决,流域防洪工程布局進一步優化,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
  “灌溉網”保糧食安全。
  “有收無收在於水”。現有的7000多處大中型灌區,是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的主要産區,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今年將加强現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改造,新增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2500餘萬畝,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田。”張祥偉説。截至7月底,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完成投資178億元,國務院明確今年重點推進的6處新建大型灌區已開工3處,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項目開工455處。
  健全機制——
  推動前期工作,再開工一批成熟項目

  建設國家水網,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可充分發揮吸納投資大、産業鏈條長、創造就業多的優勢。
  據估算,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資1000億元,可以帶動GDP增長0.15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49萬個。據統計,截至7月底,水利工程施工吸納就業人數161萬人。
  今年要確保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30項以上,接下來怎麽干?“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論证較爲復雜,我們提出了全面加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19項工作舉措,多部門協同配合,建立調度機制,每周會商、每月調度。”張祥偉介紹。
  拓展多元資金籌措渠道。“爲了進一步擴大水利投資,水利部在積極争取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指導地方創新工作思路,拓寬籌資渠道,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資金、社會資本等方面想辦法增加投入。”水利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説。
  水利部將指導地方用好中長期貸款金融支持政策,開展水利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試點,積極推動水利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7月新增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436億元,其中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落實了564億元,是上個月的1.9倍。
  “全面加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擴内需、穩投資、穩住經濟基本盤具有重大意義。水利部門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加强臺賬管理,掛圖作戰,在今年已經開工的重大水利工程基礎上,再開工一批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項目,全力推進補鏈强鏈、建網强網,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支撑。”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王浩)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