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國加快夯實算力“底座”
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濟南訊 在山東濟南,基於算力網絡,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聯合山東省衛健委、山東省病理質控中心建設山東省病理質控管理平臺,約300家醫療機構接入該平臺,超過60%的質控指標AI自動評價,實現病理診斷效率提昇50%、病理診斷符合率提昇30%。
  在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的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中國電信日照分公司與日照港合作,在5G定制網無人駕駛項目上持續賦能,實現了重卡的精準駕駛路綫和精準停車以及吊臂對集裝箱的精準定位和運輸,大幅提昇了碼頭的自動化裝卸效率。
  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工業互聯網、數字政府……記者31日在濟南舉行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采訪獲悉,近年來,隨着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啓,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速,算力作爲支撑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賦能作用日漸凸顯。
  “繼熱力、電力之後,算力成爲新的核心生産力。”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説,當前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算力規模密切相關,數據的高效處理决定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算力已成爲數字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以算力基礎設施爲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今算力基礎設施“硬件”越來越完善。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近2000萬臺;算力總規模超過150EFLOPS(每秒15000京次浮點運算次數),位於全球第二。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王英龍説:“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將帶動3-4元的經濟産出,算力對數字經濟和GDP的發展有顯著的帶動作用。”以濟南爲例,在通用算力方面,濟南在用數據中心有29家,在用標準機架數8.5萬餘架。目前,濟南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5%。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産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其中雲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IDC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算力産業支柱作用越發凸顯。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等專家認爲,未來算力將像水、電一樣,成爲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組成部分,與算力相關的新型數據中心、高性能存儲、傳輸網絡等産業將有廣闊發展空間。(王志、孫曉輝)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