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廣東23個重大項目用地全部獲批
“保姆式”跟進推動早開工、早投産、早見效



   廣州訊 今年以來,廣東進一步加强對重大項目的自然資源服務支撑。記者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廣東今年上報國務院的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等23個重大項目用地已全部獲批,批準面積8.41萬畝,涉及投資額2356.18億元。其中,獲批鐵路項目5個,合計202.5公里;獲批公路項目13個,合計310.85公里。
  此外,廣東省市縣三級政府共批準單獨選址項目和批次用地1142宗、面積10.69萬畝。全省共批復用海77宗,面積5.43萬畝,批準建設項目使用林地885宗,面積5.4萬畝。通過上述措施,我省推動一批重大項目依法開工建設,形成有效投資。
   【預支使用新增建設用地規模79.2萬畝】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政府批準的單獨選址項目共50宗,涉及投資額953.19億元,推動穗莞深城際軌道交通琶洲支綫、深圳至岑溪國家高速公路江門龍灣至共和段改擴建工程等重大項目依法開工建設。
  在用海用林審批方面,國務院批準了廣東湛江巴斯夫(廣東)一體化、惠州LNG接收站項目用海2宗,面積3301.65畝;中海殻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等11宗重大項目用海已上報國家審查。
  在空間保障方面,廣東明確,在國土空間規劃批準生效前,建設項目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但近期確需建設的,在不佔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不違反城鄉規劃確定的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預支使用20%的國土空間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面積合計79.2萬畝,充分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要産業項目以及民生工程等用地規模需求。
  加大指標統籌也是亮點之一。據悉,今年初廣東預安排2.49萬畝用地指標供各地使用,預安排珠海等7個大型産業集聚區各1000畝指標用於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獲得國務院大督查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奬勵的肇慶市鼎湖區、深圳市光明區,分别獲得用地指標1000畝。我省還支持各地通過“争、挣、騰、買”4種途徑分級分類保障各類項目用地,各地通過積極處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閒置土地挣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4.18萬畝。
  此外,廣東還用好過渡期政策,積極購買城鄉建設用地增减掛鈎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指標。優化重大産業項目用地保障流程,固定資産投資額100億元以上的重大先進製造業項目,省指標按照“先使用,再論证”辦理。省關鍵項目所需林地定額由省層面協調解决。
   【全省已動工墾造水田項目41.75萬畝】
  在保障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方面。廣東及時將2022年度5萬畝墾造水田計劃任務下達各地市,同時督促指導各地抓緊推進實施墾造水田項目選址立項、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驗收報備等工作,盡快形成可用的水田指標。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動工墾造水田項目共41.75萬畝,其中已完工36.73萬畝。目前全省剩餘耕地數量指標約49.75萬畝、水田指標約2.78萬畝,另外剩餘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水田指標1.38萬畝,總體上可保障重大建設項目水田占補平衡需求,支撑重大建設項目加快落地建設。2022年繼續申請購買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水田指標2.7萬畝,申請購買的請示已於6月上報國務院。
   【確保重大項目審批全程暢通無阻】
  爲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態勢,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通過提高重大項目組卷質量和效率,確保重大項目審批全程暢通無阻;對各地上報的用地審批案卷,實行即來即審、審完即報,需要召開會審會、論证會的,開通有項目即開的“快速通道”,確保項目用地即來即清。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通過抓用地組卷質量,通過環環相扣的“保姆式”跟進,對需要解决的“堵點”“難點”立即召開協調會,推動重大項目早開工、早投産、早見效。
  提前介入指導也是加快用地審批效率的重要舉措。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全面實施重大項目自然資源查詢服務和預告制度,指導項目單位科學合理選址,最大程度避讓生態保護紅綫、永久基本農田、自然保護區等限制建設區域。在項目用地紅綫穩定後,指導項目所在地自然資源部門馬上介入,15個工作日内告知項目涉及用地用海用林具體情况及辦理要求。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强化重大項目調度和重點督辦,聚焦今年開工重大項目清單,倒排自然資源審批事項完成時限,提高審批效率;還將指導項目單位根據實際情况合理確定開工時間,嚴格依法用地,嚴禁未批先建和邊申請、邊審批、邊施工的“三邊”工程建設。同時,進一步研究資源要素審批層面難點堵點問題,優化合並用地審批流程,簡化用地審批材料,推動用地審批組卷質量和審批效率雙提昇。(黄叙浩、馮建奎、朱珠)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