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東北錨定高質量發展 工業增長日益提速

   哈爾濱訊 在新一輪振興征程中,東北三省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轉方式調結構,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更穩固,工業增長日益提速,開放水平不斷增强。
   【大糧倉讓“中國飯碗”更穩】
  三江平原,一場透雨過後,一塊塊水田倒映着藍天白雲,生機勃勃。
  占全國糧食産量逾五分之一的東北三省,肩負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其中,2021年黑龍江糧食總産量1573.54億斤,再創新高。
  近年來,東北各地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强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撑,争當現代農業排頭兵。
  在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依託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建成多個“管理可量化、數據可利用、經驗可復製”智慧農場群,實現水旱田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走在全國前列。
  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約2.78億畝。東北實施了黑土地保護工程,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多舉措保護黑土地。今年3月1日,《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實施,黑龍江爲黑土地立法,守好大糧倉“命脈”。
   【新老動能奏響工業“交響曲”】
  龍門吊車吊着巨型部件往來、五軸數控機床發出切削金屬的吱吱聲……在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緊張忙碌的生産車間熱氣騰騰。“我們把技術創新作爲頭等大事,攻克900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公司董事長戴繼雙説。一季度,公司實現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1.4%。
  不止沈鼓集團。在東北,中國一重、中國一汽、哈電集團等一批“大國重器”企業,依託改革創新激發内生動力。
  近年來,東北地區圍遶工業强省戰略,持續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實“五頭五尾”,工業振興計劃成效漸顯。
  一季度,工業大省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1%。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增速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
  “老字號”發新枝,“新字號”快發展。東北大力推進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旅遊、新電商等産業發展,三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逾10000户。這些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成爲最直接的創新源泉。
   【打造合作開放“新高地”】
  中德園、中日園、中韓園……在東北,國際合作的新載體接二連三,新成果落地消息持續不斷。
  東北把擴大開放作爲推動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打造東北亞區域合作中心樞紐,一個向北開放的高地正在隆起。
  一季度,黑龍江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9.5%,增速列全國第4位。遼寧出口增長8.1%,汽車、集裝箱、電工器材等出口亮眼,分别增長43.4%、47.3%、26.7%。
  自貿區先行先試,爲振興注入新動力。
  2019年黑龍江、廣西和雲南3個自貿區獲批,是我國首次在沿邊地區設立自貿區。迄今,黑龍江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爲核心,已生成超過200項制度創新成果。
  遼寧自貿區沈陽片區開創中歐班列“區港直通”管理模式,探索“税事通”一站式諮詢辦税服務,成立自貿區法庭……今年前4月,片區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30%。
  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資本投下“信任票”,寶馬、奥迪、益海嘉裏、雀巢等一批外資企業在東北投資擴産。
  2月11日,寶馬集團與華晨中國對外發佈重磅消息,以現金方式交割總額約279億元股權,寶馬在華晨寶馬的股權占比由50%提昇至75%。
  隨着東北經濟持續恢復性增長,老工業基地正跑出對外開放“加速度”。(强勇、汪偉、姚湜)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