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國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力度持續加强
實施數千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
北京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力度持續加强,文物保護利用與管理水平不斷提昇。
——資源家底逐步摸清。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和長城、石窟寺等專項調查完成。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測量歷代長城總長度21196.18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5058處。全國公佈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100多萬件/套。中國世界遺産56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産38項,文化和自然雙遺産4項,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資源大國。
——保護狀况持續改善。數千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實施,長城、大運河、長征、黄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文物價值闡述與宣傳傳播不斷加强。全國革命文物工作會議召開,公佈兩批37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覆蓋全國1433個縣區。
——考古實证文明脈絡。88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豐碩,浙江良渚、陝西石峁、河南二裏頭、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遺址實证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雄安新區、冬奥場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基本建設考古工作有力保障國家重點項目實施。
——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2021年新增備案博物館395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5605家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占比達90%以上。2021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3.6萬個,教育活動32.3萬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衆7.79億人次,策劃推出3000餘個綫上展覽、1萬餘場綫上教育活動。
——科技創新活力不斷增强。依託文博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建設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總量達33家。5項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奬。2019年以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專題任務”部署實施36個項目,全國200餘個科研團隊參與科研攻關,多學科協同創新進一步深化。文物保護行業標準77項發佈,標準化水平不斷提昇。
——文物交流合作漸成規模。500餘項文物出入境展覽成爲中外人文交流“國家名片”,40餘家文博機構赴24國實施44餘項聯合考古。(王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