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國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
北京訊
6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京召開全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工作會議,教育部、文旅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參加會議。會議上發佈了《現代科技館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規劃數據顯示,多年來,我國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科技館事業規模效益不斷凸顯。
其中,我國的實體科技館實現跨越式發展,數量和規模迅速增長。達標實體科技館數量從2012年的118座增長至2021年底的408座,總建築面積達442.05萬平方米,較2012年增長了1.42倍,增長面積259.62萬平方米,另有在建科技館115座。西部地區科技館數量占比由2016年的25.40%上昇爲2021年的36.52%,全國科技館地區性分佈不均衡的局面進一步改善。
同時,我國的流動科普設施開拓發展,覆蓋鄉村的科普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流動科技館項目立足縣域,自立項以來深受廣大基層群衆的歡迎,極大豐富了基層科普展教資源。十年來,流動科技館累計配發612套,巡展4944站,將優質科學教育資源送達全國29個省1888個縣市級基層公衆身邊,實現了“應服盡服”目標;科普大篷車立足鄉鎮,累計配發1251輛,行駛里程超過5000萬公里,開展活動24.9萬次,有效發揮“科普輕騎兵”的獨特作用,實現覆蓋鄉村的科普服務。
農村中學科技館也快速發展,拓寬科普服務陣地。
十年來,累計建設農村中學科技館1112座,其中社會捐贈資金建設143座。在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680個縣中,農村中學科技館覆蓋率達到90%。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實施以來,大力促進了科普資源的均衡普惠,有效填補了科普服務從城鎮到農村“最後一公里”的空白。
與此同時,數字科技館建設量質並重,影響力不斷擴大。
十年來,中國數字科技館堅持以内容建設爲中心,重點建設精品欄目庫、數字化展覽展品庫和優質移動端科普傳播作品庫,數字資源庫建設規模初顯。包括PC端網站、手機App、微博、微信及短視頻平臺在内的科學傳播公衆服務綜合體系,定向精準地將科普資源送達目標人群。
會議指出,我國科技館體系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正處於“堅持創新探索和加强頂層設計相結合”的關鍵階段。下一步,將繼續以改革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舉措,描繪新藍圖,開啓新征程,以高質量科普服務,促進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詹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