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中通道助力跨海集群工程技術新跨越
世界級超級工程雛形已見
深圳訊
從深圳和中山向大海眺望,在伶仃洋海域,一座座橋梁高塔直入雲端,一節節沉管隧道潜入深藍,深中通道的建設者們大干快上,世界級超級工程雛形已見,成爲廣東推動交通强省建設的生動注脚。
國内首次、世界首例、行業空白……從10餘年前深中通道項目開始論证設計,到如今向建成通車發起衝刺,擺在世界級工程面前的,是世界級的難題與突破。
世界最寬6.8公里長海底鋼殻混凝土沉管隧道如何建?世界最高海中主跨1666米特長懸索橋如何突破?國内首座水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怎樣實現?從一開始,深中通道建設就面臨許多技術困難。據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宋神友介紹,爲實現“零的突破”,深中通道技術創新團隊從2015年開始,牽頭組織20餘家科研機構“産學研用”結合,歷經4年科技攻關,開展了近千組模型試驗,研發了全新裝備,成功攻克了項目乃至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鋼殻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設成套技術和中國標準。
“對技術的創新突破、向行業新的高峰發起挑戰,貫穿深中通道建設的全過程。”宋神友表示,核心技術必須走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這也是建設交通强省的必由之路。
行船至伶仃洋上,已經建成封頂的1666米伶仃洋大橋主塔猶如定海神針般矗立海上,圖紙正在被建設者們變爲現實。
智能製造理念已融入深中通道建設的每一個環節。據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合同段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吴聰介紹,在伶仃洋大橋東主塔的施工現場,工程師甚至以“空中移動工廠”爲理念,研製集混凝土智能澆築與振搗、智能養護、部品調位、自動爬昇及實時監控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築塔機,在200多米的高空施工中實現智能製造,爲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首次在重工業領域研製成功並實現大型鋼結構智能製造,首次在國際上成功研製混凝土智能澆築裝備及系統,首次在世界上成功研製沉管管節智慧運輸安裝一體船,打造國内一流智慧預製梁場,建設基於“BIM+移動互聯網”的智慧工地……通過智能製造的全面鋪開,深中通道將實現我國跨海集群工程技術的新跨越。(袁佩如、李赫)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