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香港政府回應媒體不實報導
填海采用公衆填料和機制砂,並非海砂


   香港訊 10月11日,香港政府回應媒體關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的報導稱,香港政府對交椅洲人工島一千公頃填海所需填料的估算,一直維持約2.5億至3億公噸,而填料則采用由建築工程産生的惰性建築廢料,即公衆填料和機制砂,並非報導所指的海砂。
  據悉,香港平均每年産生約1500萬公噸公衆填料,10至15年可産生約1.5億至2.3億公噸,政府會盡量物盡其用,優先以公衆填料填海,其餘部分則主要使用機制砂。機制砂爲采石場副産品,生産量可按需求調節,内地珠三角一帶不少采石場可提供。
  近年,香港同時進行兩大填海工程,分别爲東涌東填海工程和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填海工程,總面積接近800公頃,工程進度理想。東涌東填海工程的填料75%爲公衆填料,25%爲機制砂;三跑道系統填海工程填料60%爲機制砂,20%爲公衆填料,僅20%爲海砂。
  施政報告提到啓動龍鼓灘近岸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及研究馬料水填海,政府表示,即使加上這些填海工程,通過適當安排,填料問題並不會影響工程推進。
  此外,香港政府目前在屯門第38區和將軍澳第137區設有兩個臨時公衆填料庫,儲存本地各種工程産生的可重用建築廢物,總容量約爲2000萬公噸。本地填海計劃不但可使用公衆填料庫儲存的填料,更可大量吸納本地工程産生的可重用建築廢物,有助資源循環,减輕公衆填料庫漸趨飽和的壓力。
  香港政府早於6月委聘顧問,爲交椅洲人工島進行詳細規劃及工程研究,包括探討填料供應事宜。
  對於有報導稱香港政府會研究在交椅洲人工島引入輕工業用地,香港政府强調,一直計劃在交椅洲人工島打造媲美中環的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並非以發展輕工業爲方向。(林雨潤)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