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重大水利工程釋放多重效益
我國流域整體防洪能力顯著提高

   宜昌訊 受上游及區間來水增加影響,三峽水庫來水快速上漲,9月6日14時入庫流量漲至540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1年第1號洪水形成。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隨即調度金沙江下游梯級水庫全力攔蓄金沙江洪水,并發出調度令,將三峽水庫出庫流量加大至28000立方米每秒左右。9月6日19時起,三峽大壩開啓一個泄洪孔。長江水文局實時水情顯示,6日20時至7日2時,三峽入庫流量55000立方米每秒,三峽水庫削峰率五成,有效緩解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壓力。
  三峽水庫發揮的防洪保安能力,是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亮眼成績單的縮影。“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隨着黄河下游近期防洪治理、江西峽江水利樞紐、河南河口村水庫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東北‘三江’治理、天津永定新河治理二期、河北雙峰寺水庫、廣東重點圍堤等堤防加固、河道治理和控制性工程基本建成,我國流域整體防洪能力顯著提高。”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李明説。
【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
  水利部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重大水利工程已審批立項17項、報送可研審查意見34項,項目開工1萬多個、開工率87.4%,完成水利投資1131億元、完成率47.6%。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克服疫情、暴雨洪澇灾害、計劃下達偏晚等不利影響,主動作爲、持續發力,狠抓年度投資計劃執行工作,總體進展良好。
  從保障城鄉供水方面來看,南水北調東中綫一期工程已建成並累計向受水區供水450億立方米,從根本上改變了北京、天津等受水區供水格局,直接受益人口超1.4億人,大大提昇了沿綫城市供水水質,對緩解華北地區特别是海河流域的水資源過度開發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也功不可没。據介紹,我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2012年的0.516提高到0.565。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黑龍江三江平原等新建灌區的相繼實施,累計新增、改善灌溉面積1300萬畝。同時,高效節水灌溉加快推進,“十三五”期間每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爲糧食增産豐收提供了强力支撑。
【經濟社會效益穩步提昇】
  “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量大,尤其是重大水利工程吸納投資大、産業鏈長、創造就業機會多,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可以直接産生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李明分析説,一方面水利工程需要的用工多,需要大量的群衆、農民工加入到水利建設當中,促進就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需要的設備多,水利工程涉及大量的土方,會使用大量的機械設備,工程也會需要大量金屬構件和機電設備;此外,需要的原材料多,對水泥、砂石料等建材的需求量很大。“十三五”期間年均約7200億元的水利投資强度,對上下游産業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據瞭解,正在建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總投資357億元,高峰時用工達到6200多人。根據估算,整個工程需采購水泥280萬噸、鋼筋31萬噸、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約13萬噸,帶動了上下游關聯産業發展。
  根據研究,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資1000億元可以帶動GDP增長0.15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49萬,後續還將開工的黄河古賢水利樞紐、引江補漢等項目,投資規模較大,項目實施後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亦將十分明顯。
【着力解决薄弱環節】
  水利是擴大有效投資、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領域。經過多年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我國水利工程規模和數量均居世界前列,基本建成較爲完善的江河防洪、城鄉供水、農田灌溉等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進入新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賦予了水利發展新期盼,保障國家水安全對水利發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但水利基礎設施存在的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也越來越突出。”李明分析説,從防洪角度來看,部分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堤防還不達標,控制性工程不足,蓄滯洪區建設比較滯後,特别是一些中小河流防洪標準還不完善,部分水庫仍存在病險隱患。供水方面還存在區域資源性、工程性缺水問題,供水保障程度還不高,農村供水保障程度還需提昇。從水生態環境建設來看,一些區域水土流失還比較嚴重,部分區域地下水超採問題突出,水生態保護修復力度還不够。
  按水利部要求,各地要緊盯年度目標,全力加快投資計劃執行進度,對於進度滯後的地區和項目,要采取有力措施把進度趕上來;緊盯前期工作,全力抓好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可研已批項目要争取早開,可研審查意見已報項目,要加快推進立項審批,盡量多開;緊盯建設任務,全力落實水利建設投資,積極争取各級財政加大水利投入、盯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努力增加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保障工程建設需要,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吉蕾蕾)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