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港鐵宋皇臺站文物展引發關注
揭秘首個地鐵站文物展背後的故事


   香港訊 近日,港鐵宋皇臺站宋元文物展引發香港市民廣泛關注,不少乘客駐足觀看站内的宋元文物展。
  據悉,這個名爲“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是香港首個在車站内設置的文物展覽,展品由香港古物古迹辦事處在出土的70多萬件宋元陶瓷碎片、宋代銅錢等文物中精選出來。
   【宋皇臺站工程範圍考古遺存】
  宋皇臺一帶的帝皇曆史由來已久,清代中葉時的地方文獻已記載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巨石。隨着九龍城及土瓜灣的發展,尤其是前啓德機場早年的擴展,宋王臺巨石所在的聖山被夷平,成爲前機場北停機坪的一部分。2012至2015年間,配合宋皇臺站建設工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委托考古專家於工程範圍進行考古工作,結果出土大量宋元時期的考古遺存,包括宋代石構水井、70多萬片宋元陶瓷碎片等。
   【以宋元時期陶瓷爲主】
  香港古迹辦執行秘書蕭麗娟表示,宋皇臺站考古工作共發現70多萬片文物,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物爲主,辦事處同事正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積極進行整理、保存及研究工作;而爲了讓公衆瞭解考古發掘的成果,古迹辦特别與港鐵商討在站内展出出土的文物,港鐵亦配合併提供兩個分别長七米及15米的展櫃,供古迹辦展示及介紹文物。
   【首個港鐵站文物展】
  蕭麗娟還介紹説,在港鐵站陳列考古文物是新嘗試。這次展覽展出的出土文物超過400件/片,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碎片爲主,種類包括香爐、龍泉窰係青瓷、福建窰係青釉瓷等,還有宋代貨幣、宋元時期建築構件。展覽亦介紹配合宋皇臺站建設的考古工作、主要考古發現、宋皇臺的歷史,以及出土文物的特色與重要性。
   【考古發掘2012年展開】
  據介紹,爲配合宋皇臺站工程而進行的考古工作於2012年展開,2015年完成;文物移交則在2017及2018年分批進行。古迹辦的工作主要分爲三方面:(一)審閲港鐵委聘的考古團隊的考古工作計劃;(二)監察考古工作,包括向考古學家提供意見和參與討論、進行實地視察;(三)接收考古團隊移交的文物,進一步整理和研究。
    【測量記録,進行研究】
  據古迹辦考古組館長馬文光説,接收文物後,古迹辦同事會進行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記録文物的器型、狀况、文物的長闊高等,並多角度拍攝文物,以作紀録。文物和其出土資料,會妥善地以透明膠袋儲存。同時,文物的資料會輸入古迹辦文物管理電腦系統,方便研究、查閲和管理。
   【填補缺失,盡力還原】
  由於宋元時期文物埋藏地下超過700年,大部分出土時只是碎片,很難看出文物原本的模樣,需要人手作後期修補。古迹辦同事會爲器物進行拼對,並以特别的黏合劑把屬於同一器物的碎片拼貼,亦會以白色石膏填補器物缺失的部分,盡力把它們還原。公衆可透過文物的顔色,分辨哪部分是修補,哪部分是器物的原件。馬文光説,修復出土文物是很專業的,古迹辦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古代陶瓷知識和很用心,才能完成修復工作。
   【尋本索源,深入研究】
  另外,爲了對考古遺存的價值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古迹辦工作人員需要翻查大量資料,例如尋找出土陶瓷的産地、分析所屬窰口等重要課題;並要參考不同地方相關的考古工作報告、對比陶瓷標本資料等,以追尋綫索,深入研究。此外,古迹辦亦會以超高像素的數碼相機拍攝文物,把文物細節如紋飾、工藝特點等清晰地顯示出來。
  經過古迹辦、路政署、港鐵以及有關專家的努力,聖山遺粹展覽於6月下旬順利開幕。自開放以來,深受市民歡迎。古迹辦以一貫認真和專業的態度,把文物帶到宋皇臺站,讓香港市民有不一樣的觀賞文物體驗,窺探宋元古人的生活面貌。據悉,古迹辦正密鑼緊鼓籌備下一個宋皇臺站的文物展,香港市民對此表示翹首以待。(LindaWong)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