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基建觀察
标题导航
第12届國際基建論壇於本周四啓幕
中企承建的哈薩克斯坦圖爾古鬆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産發電
潮汕機場至揭陽南段擬9月啓動建設
中歐班列“長安號”跑出互利共贏“新速度”
中鐵八局被責令停工整改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歐班列“長安號”跑出互利共贏“新速度”
西安訊
中歐班列統一品牌5年以來,“長安號”不斷提速、擴綫,逐步成爲内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7月1日,滿載50個集裝箱的服飾百貨、電子配件、傢具家電等産品,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出發,一路奔向英國港口城市伊明赫姆。這條西安直通英國的“黄金幹綫”通過鐵海聯運方式,行程11300多公里。“西安至伊明赫姆綫路的開行,將是目前到達英國最便捷的中歐班列。”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説,“這趟班列選擇從俄羅斯加裏寧格勒换成海運,避免了傳統綫路的擁堵,通關時間不到三個小時,大大節省了運輸時間和成本。”
自2013年11月底開行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已常態化開行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的15條國際幹綫。去年開行3720列、貨運量281.1萬噸,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位居全國前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歐班列“長安號”搭載包括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檢測試劑等緊缺的防疫物資,爲歐洲各國應對疫情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還開闢緑色通道,積極服務本土企業“走出去”,隆基股份、陝汽重卡、陝鼓動力、法士特等多家企業搭上“長安號”的“快車”,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可靠。“‘長安號’常態化運行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尤其是去年二三月份,從空運、海運轉陸運的貨物,占‘長安號’新增貨運量40%左右。開行密度也由初期的周均2到3列,增長到日均10到12列,實現了由集貨待發到貨至即發的提昇。”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説。
憑藉着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高質量運行,疫情期間國外産品也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去年10月15日,搭載着82臺奥迪汽車的中歐班列“奥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來梅哈芬港順利扺達西安,成爲首列扺達西安的奥迪班列。整車專列的常態化運營,助力西安港成爲我國内陸地區最大整車進口口岸。
爲提高運輸能力,推動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運行,今年以來,針對一些口岸擁堵、國際鐵路聯運計劃緊張的形勢,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采取增補、調劑等方式,將班列編組由41車增加至50車,每列班列的運量提高了22%。
隨着物流通道做大做强,中歐班列“長安號”的溢出效應漸顯。東南沿海一些企業看到這裏内陸港、綜合保税區和中歐班列的叠加功能和政策優勢,將部分産能轉移到西安及周邊地區。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一帶一路”臨港産業園,總投資200億元的康佳先進製造業及相關産業項目已正式開工。“目前共有超過40家東部電子産品加工企業將産能轉移到西安國際港務區,有的企業還將生産和研發部門全部轉移到了西安。”孫藝民説。
從零散開行到常態化運營,從通道建設到産業聚集,中歐班列“長安號”爲陝西省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注入强大動力。去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仍增長74%,陝西省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2%,對“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26.7%。(劉書雲、李華)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