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黄茅海跨海通道主橋轉入承臺施工階段
繫世界最大公路三塔斜拉橋



   廣州訊 6月29日,廣東交通集團發佈消息,黄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迎來突破性進展,高欄港大橋東塔主墩鑽孔樁順利澆築完成。至此,項目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橋和高欄港大橋5個主塔的164根樁基澆築全部完成,共計用時196天,黄茅海跨海通道兩座主橋施工從水下樁基施工轉入水上主塔承臺施工階段。
  黄茅海大橋爲世界最大公路三塔斜拉橋,主跨跨徑達2x720米,橋梁全長2200米,共有主墩基礎102根。高欄港大橋采用雙塔斜拉橋設計,跨徑700米,橋梁全長1416米,共有主墩樁基62根,最大孔深約120米,屬於海上大直徑超長基樁施工。
  “爲保证大直徑鑽孔樁順利施工,保時保質推進主墩建設,黄茅海項目創新施組、優化工藝,引進26臺頂尖鑽孔設備550及580旋挖鑽機,成孔速度快、成孔質量高。通過多措並舉,持續優化,推進鑽孔樁標準化作業,實現了工業化高質量建造,工程安全、質量、進度可控。”黄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副主任朱超表示。
  據悉,爲確保鑽孔樁施工順利推進,保证成孔質量,項目部搶在臺風季節來臨之前,通過優化施組及施工工藝、保障資源配置、技術措施先行,充分克服了海中橋梁施工組織難度大、基岩强度高、超厚淤泥層鋼護筒打設精度要求高、超深斜面岩層入岩進尺慢、超長海上樁基垂直度控制難度大等不利因素影響,較預期目標提前了近兩個月時間,爲全綫安全優質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項目以黨建引領建設,組成了兩支“黨員突擊隊”和“基建先鋒隊”,黨員帶領施工人員奮戰一綫,全面把控鑽進過程中的泥漿指標、地質情况,每日全過程24小時跟班作業,保证每2個小時能得到一次最新數據記録。
  在海上樁基施工過程中,黄茅海項目通過優化配合比、原材料先檢後用、泥漿試配、標準化鋼筋籠製作,同時狠抓原材料質量、鋼筋接頭質量、泥漿指標、孔型孔深、加强前後場管理,確保樁基質量全面提昇,打造“黄茅海品質”。項目還引入超聲波檢孔儀、樁底沉渣檢測儀、混凝土超灌衛士、聲測設備等,通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對主墩樁基的各項指標全過程監控,真正做到全過程細節把控。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建設推進迅速,黄茅海大橋東塔平臺正在拆除、中塔承臺鋼套箱底板和箱體已安裝完成、西塔承臺已完成第一次封底混凝土澆築。海中引橋和陸域段橋梁、隧道、路基同步推進,西引橋已開始墩身施工,東引橋、中引橋即將開始承臺施工,隧道已正常進洞,路基正在進行軟基處理及開挖填築。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後,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蘇若倩 岳路建)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