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标题导航
國家航天科技項目屢現香港身影
深中通道海上首片混凝土箱梁架設成功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中通道海上首片混凝土箱梁架設成功
深圳訊
6月25日,粤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建設再提速!廣東交通集團發佈消息,上午11時40分,深中通道首片混凝土箱梁順利完成架設,標誌着項目海域引橋上部結構施工駛入“快車道”。此次架設的是深中通道全綫首片混凝土箱梁,長60米,寬20米,高3.5米、重達2752噸,相當於1800輛小轎車的重量。上午7時30分,國内首創運架一體船“天一號”在碼頭取梁後,將其平穩運至指定橋位,並穩穩地架設到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右幅55號至56號墩位上,正式搭上伶仃洋大橋西主塔與中山大橋東主塔之間引橋橋面的第一塊“積木”。經監控測量,混凝土箱梁架設精度及綫形滿足規範及設計要求。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項目全長約24公里,其中橋梁工程長約17公里,包括主跨1666米的超大跨徑海中懸索橋伶仃洋大橋、主跨580米的斜拉索橋中山大橋、非通航孔引橋及陸域引橋等。其中,非通航孔引橋采用110米鋼箱梁及60米混凝土箱梁,全綫混凝土箱梁種類多,噸位重,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
“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橋長11.4公里,根據泄洪區橋墩的不同設計距離,綜合考慮工程造價、橋寬、吊重、建造技術和結構物耐久性等因素,橋面既有鋼箱梁,也有混凝土箱梁。”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橋梁工程管理部工程師金志堅介紹,“這次架設的60米混凝土箱梁爲20米標準梁寬,共需澆築約1037立方米混凝土,澆築後重達2752噸,是目前行業内同類型箱梁中澆築最大方量的混凝土箱梁。”今年4月,深中通道首片鋼箱梁順利完成架設,目前已完成共8片鋼箱梁架設。爲此,深中通道建設團隊深入打造智慧梁場,積極應用物聯網+、BIM及信息化等技術,對“工、料、機、法、環”進行精確控制管理,全面推行自動智能化、工廠化及裝配化的建設理念,創新優化施工工藝,實現模板自動化、鋼筋部品化及混凝土生産智能化,成功提高混凝土箱梁預製工效。
預製完成後,60米混凝土箱梁須從梁場通過横縱滑移軌道移至碼頭,再通過“天一號”運架一體船進行箱梁提運。“首片混凝土箱梁架設梁體體積大、重量大,滑移軌迹復雜、難度高,運梁穿越繁忙航道多,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安全風險高。”中鐵大橋局深中通道S07合同段項目部經理張愛民表示。爲攻克難題,深中通道項目通過張愛民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成立課題,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準備多項工作預案,完善各工序間的協同機制,確保架設過程工序管控到位,人員協調高效,實現混凝土箱梁安全精準架設。
“我們采用國内首創單體船型結構、全電力推進的海上架梁施工專用起重船‘天一號’進行架梁施工,相比普通的浮吊架設,可獨立完成取梁、運梁和架梁工作,有效减少工序交接時間,提高架設效率和安全。”中鐵大橋局深中通道項目S07合同段副總工程師陳劍波介紹。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核心工程,建成後將有效釋放現有路網壓力,推動粤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生活圈形成。連日來,深中通道建設捷報頻傳。6月17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完成封頂,建設進入新階段。6月20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完成第10個管節沉放安裝,項目沉管隧道已建成1608.5米。目前,近萬名建設者正在粤港澳大灣區一綫全力推動建設。(粤交集宣)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