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訊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正在粤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乘勢而上,開拓新發展格局。
發展的高質量才有小康的含金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發揮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創新示範作用,構建社會廣泛參與的大扶貧工作格局,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取得歷史性成就,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創造新的輝煌。
【相對貧困“後隊”出列,做實區域協調】 “最富在廣東,最窮也在廣東。”這句話形象描述了長期以來廣東的發展格局——位於全省中心的珠三角9市,人均GDP約2萬美元,而由12個地市組成的粤東西北地區,土地面積占廣東七成,生産總值僅占兩成。
2017年,廣東出臺《關於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的實施方案》,一對一確定省定貧困村對口幫扶單位,整治提昇村容村貌,推進産業發展增收,爲實現高水平穩定脱貧奠定堅實基礎。
4年前的廣東雲浮羅定市合江村,路面泥濘、泥瓦危房,村裏甚至没有集體經濟。
“怎麽也不能和‘廣東的村’畫等號。”談起剛進村時的情景,廣東省公安廳派駐合江村的扶貧幹部黄文學記憶猶新。
現在,合江村通了水泥路,農民蓋起小樓房,穿村而過的加益河成爲休閒好去處,河邊還建了“碧道”。
合江村是廣東省定貧困村發展的縮影。到2020年6月底,廣東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和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達到脱貧出列標準。
提昇小康的“含金量”,不僅着眼當下,還要展望未來。
改變區域發展不均衡的面貌,關鍵在於實施以功能區爲引領的區域發展新戰略。廣東改變按地理方位簡單劃分珠三角與粤東西北的傳統思維,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以合理分工實現優化發展,形成更多新增長極:
“一核”:珠三角核心區。深中通道等重大基建項目推進建設,促進珠江東西岸要素、資源加速流通;
“一帶”:廣東沿海經濟帶。汕尾5月舉行的海上風電産業大會超200億元投資項目簽約,當地正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産業集群;
“一區”:北部生態發展區。韶關將農業農村短板變爲“潜力板”,走出精緻農業發展之路……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等機構近期聯合發佈的報告認爲,珠三角核心區發展集聚、輻射功能進一步凸顯,沿海經濟帶成爲重大項目建設“主戰場”,北部生態發展區緑色崛起步伐加快,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扶貧協作合斬“窮根”,奔向共同富裕】 先富帶動後富,奔向共同富裕。
2018年底以來,在由深圳對口幫扶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廣西百色“深圳小鎮”,搬遷户簡得岳每天一早便來到加工車間,開始一天的忙碌。
簡得岳的老家在百色市樂業縣花坪鎮運賴村,村子四面環山、深度貧困。依託扶貧政策支持,簡得岳成立扶貧車間承接來自東部的電子産品加工訂單,並帶動上百户搬遷户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百色10個縣區分别與深圳6個區簽訂勞務合作協議。近年來,雙方已聯合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數百期,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超6萬人。
東西部扶貧協作打通的市場渠道,讓越來越多藏在深山的農副産品,成了廣東市民餐桌上的搶手貨。在廣州扶貧消費平臺大廳内,來自貴州畢節、新疆疏附、四川甘孜、西藏波密等廣州定點幫扶地區的特色農産品令人目不暇接。
努力斬斷“窮根”,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需要職業能力的進一步提昇。
2016年底開始,廣東珠海市技師學院開始實施對雲南怒江州的技工教育幫扶,對怒江州有意願接受技工教育的初中、高中畢業生實行100%接收入讀、推薦就業。珠海市技師學院院長高小霞説,學院對“怒江班”貧困家庭的學生免除所有費用,還給予生活補助。
2017年高中畢業的怒江州學生張池,家庭經濟困難,曾對昇學和就業憂心忡忡。在人生關鍵階段,她被免費接收入讀珠海市技師學院“怒江機電高級技工班”。在廣東企業就職後,還被企業作爲技術骨幹送到德國培養。
2016年以來,廣東省承擔了對廣西、四川、貴州、雲南4省(區)14個市(州)共93個貧困縣的幫扶,發揚敢闖敢試、敢爲人先精神,累計援助扶貧協作地區各類幫扶資金671億元,引導13710家企業實際到位投資3543億元,幫助貧困縣全部實現脱貧“摘帽”。
【築牢創新第一動力,創造更美好生活】
發展的高質量才有小康的含金量。
40多年前的那句“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已變成“東西南北中,創新到廣東”。
1987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科技人員興辦民間科技企業的暫行規定》發佈,這個著名的“18號文件”,成爲激活中國科技創新活力的“導火綫”。華爲創始人任正非説,没有這個明晰民營企業産權的文件,就不會創建華爲。
在珠江西岸的順德,1993年開始實施“靚女先嫁”的産權改革,率先邁出鄉鎮企業到現代企業的轉型步伐。“順德從鄉鎮企業起步,看到現代企業發展的瓶頸,抓住産權改革不放,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激發了企業發展的活力。”美的創始人何享健説。
幾十年前的産權改革,華爲與美的共同受益,奔向小康之路。
幾十年後的智能時代,兩者朝着共同方向前行,開啓新的征程。
今年3月,世界經濟論壇宣佈,全球燈塔網絡迎來新成員,美的集團旗下的微波爐佛山順德工廠成功入選。華爲鴻蒙操作系統爲美的産品提供了重要選擇。2021年,華爲預計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設備數量將達3億臺。
這是一片“新基建”建設提速的“智能高地”。廣東2020年新建5G基站8.7萬座,累計建成5G基站12.4萬座。經濟總量約占全國1/9的廣東,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約占全國1/7。
這是一曲緑色發展的美妙樂章。向着美好生活奔跑,要更加創新,也要更加緑色。珠江水奔流入海,廣州海珠區閲江路的碧道猶如江邊綵帶。廣州已建成碧道530公里,按照規劃到2025年底將建成1506公里。
這是一縷民生幸福標杆的温暖陽光。“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娃”。在深圳機場,位於候機樓27號登機口附近的“温暖母嬰室”,已成了網紅打卡點。這樣的公共場所母嬰室,深圳已有1080間。
展望未來,一幅更美好的畫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鋪開。廣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强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讓廣大群衆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廣東篇章。(葉前 孫飛 李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