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京滬高速公路通車二十年
提昇經濟活力、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命綫”




  當下時節,沿京滬高速公路穿越京津冀,一路春花爛漫、新緑相隨。京滬高速公路宛如銀色玉帶延伸鋪展,多座工業園區因之崛起。
  京滬高速通車20多年來,將京津冀地區與長三角地區快速、緊密連接在一起,加速了沿綫産業轉型昇級,成爲提昇經濟活力、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命綫”。
   【産業興旺育新機】
  京滬高速公路河北段青縣上下口,是河北省滄州市面向京津地區的北大門。從此處駛出後,幾分鐘就進入了青縣經濟開發區。2002年,河北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選擇在京滬高速公路青縣上下口附近建設三期工廠。“企業生産的乳製品保質期最短只有3個月,對運輸效率要求很高。”企業負責人林培清説,過去産品要想運往京津地區,出青縣後必須先繞行104國道,僅在國道上就要行駛七八個小時;走京滬高速公路,最多兩小時就能到達。
  三期工廠建成後,這家公司駛入發展“快車道”,産值在4年内就從1億元飆昇至8億元。河北周黑鴨食品工業園有限公司、天津市迅爾儀表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紛紛前來興業。
  “除了較低的人工、土地成本外,更吸引我們的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河北周黑鴨食品工業園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建説,企業每天14點前接收訂單,20點開始鹵制包裝。“依靠京滬高速公路,第二天9點前,我們就能將新鮮的産品配送到北京、濟南等地的門店。”
  “2008年以來,開發區近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聚集了120家企業,其中京津地區項目59個。”青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茂强説,京滬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建成通車,使青縣融入了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在開發區内打造出靚麗的産業“風景綫”。
   【協同融合促發展】
  從滄州市向北駛過津冀交界,不出3公里,一座生機勃勃的裝配式建築産業園區展現眼前。經過生産加工,一批批建築模塊構件從坐落於静海區的天津唐官屯加工物流區運向京津冀地區産業一綫,融入區域建設大局。
  天津友發瑞達交通設施有限公司“落户”天津唐官屯加工物流區7年,負責人田雲剛感觸很深。
  “最初遷址到這裏,就是因爲公鐵運輸便捷,每噸材料的運輸成本能省下約80元,這對於每噸産品的利潤不超過百元的企業來説是極大的利好。”田雲剛説,目前企業正在爲京滬高速公路生産更新護欄板,在受惠於這條公路的同時也守護着它的安全。
  “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園區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産城融合,使唐官屯鎮外來人口增加、經濟活力提昇,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唐官屯鎮副鎮長、天津唐官屯加工物流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張彦江説。
  隨着“高速上的京津冀”快速發展,交通的互聯互通有力促進了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據統計,2020年北京地區在津投資1262.27億元,全年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13214.53億元,其中來自京冀兩地的貨物占比31.0%。
   【高質轉型譜新章】
  從前雜亂的彩鋼板房、廢棄工廠“變身”爲滿目緑意的健身公共空間、休閒公園……沿京滬高速公路扺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沿途風景折射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提質昇級之變。
  依託便捷的高速路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立足北京、面向渤海、連接津滬、暢通全國的區位優勢,也使這裏成爲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與新業態、新經濟的承載地。
  走進位於經海五路的小米智能工廠,1.86萬平方米的建築空間内少有工作人員的身影。廠長周毅介紹説,通過5G、機器人、大數據、雲服務平臺等技術的應用,工廠每分鐘約能自動生産60部智能手機,“智能工廠已經成爲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實驗基地。”
  沿京滬高速公路繼續向南行進,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疏解整治促提昇”成果斐然。這裏曾是北京東南部地區有名的貨運倉儲重鎮,近年來,圍遶首都戰略功能定位,馬駒橋鎮掀開了淘汰低級産業、開啓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從長三角到京津冀,京滬高速公路兩旁的精彩故事仍在延續。
  “京滬高速公路在京津冀三地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使我們在産業聯動、功能互補和發展機遇共享等方面有了無限空間,讓三地呈現出相互融合、携手發展的局面。”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説。
  “玉帶”爲引、未來可期,京津冀三地正在協同發展的路上穩步前行。(劉惟真 王民 張驍 馮維健)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