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香港大學建築係舉辦“尋懸續行”展覽



   香港訊 由香港大學建築學係實務副教授譚偉霖和香港大學建築碩士畢業生陳建國(2004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青年建築師奬得主)共同策劃的展覽,現於香港大學建築展廳展出。展出的三個設計元素,其中順德浮萍之書室會所及北海道二世古之雪廬圴已竣工;而成都大邑之無涯書舍已達詳細設計時間。
  位於順德的書室會所(於2016年設計),概念是嶺南田野旁的浮萍,一如碧水緑葉般融入庭園的環境當中。會所半沉於地下,四周花園及草坪延伸至略帶圓角的弧形屋頂及下沉院落,形成一組三維的庭園。檐篷與景觀交迭,配以當地原産的黏土磚,搆造出遮陽屏,外掛於落地大窗外。黏土磚時而緊密凹凸,時而光影交錯,使立面通透有度。
  位於北海道二世古的雪廬(於2018年設計),坐落滑雪場旁,冬天白雪如綿,夏天緑草如茵。立面設計利用如滑板般的流綫型綫條,把室内的空間序列清晰地反映在立面上,通透的玻璃外墻,配合一氣呵成的曲綫,把室内無縫的人流動綫表露無遺。材質均選用天然物料,坐向東南的陽臺遥望羊蹄山,突顯自然與建築的和諧共融。
  “生有涯,而知無涯”,位於成都大邑的無涯書舍(於2019年設計)以一個數學中的無限(infinity)符號,組成一組梅比斯環(MobiusStrip),寓意學海無涯。環内圍合着兩個大小不一的内園:一個若隱若現,依山而建的花園;另一個倒影着天光的水池。書架既是藏書,也是結構,延伸至整個圖書館。從中抽出書本,可見花、見池,又見山谷、見村舍。尋知見道,却是無涯。
  三個項目圍遶着同一個命題,探討如何以建築形態統領當中的故事、背景、功能、空間與搆造,借此加深人與人、人與環境,以至人與建築間之互動,爲日常生活增添活力與色彩。表像的背後,是概念與技巧之間的平衡,及其帶來的成果。(王焕 林雨潤)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