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香港工程業務萎縮
香港工程師轉戰大灣區闖出新天地

   
   香港訊 張浩然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出身家境並不富裕。他通過10年夜校苦讀,考取了英國工程師資格、工商管理學碩士。“我在24歲時創業,一桌一椅都是自己從工地抬回來的二手家俬,硬是這樣也創辦了自己的工程企業。”然而,隨着香港經濟走向下波,失業率高企,持續性的疫情,令生意减少。“我的工程企業,如同許多中小企業一樣,步履維艱,難以經營,最後不得不慢慢將業務收縮。”
  大灣區的政策支持,爲張浩然這樣的香港專才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去年,他寧願隔離14天,也要回到内地開創一片新天地。
  “十四五”規劃中,强調了“深化服務領域改革開放”,提及要擴大服務業對内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條件,鼓勵社會力量擴大多元化多層次服務供給。“這爲香港更多專業人士帶來了新的機會。”張浩然説道。
  記者瞭解到,香港擁有包括會計師、律師、建築師、規劃師、評估師等10大專業團體。服務業市場準入條件縮小,意味着可以北上執業的香港專業人士數量將進一步上昇。
  爲了幫助更多所在領域專業人士北上,張浩然成立了粤港澳大灣區建築及建設交流平臺,透過自己的經驗服務一些有需要到大灣區發展的香港青年及中小企建築公司。“希望能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爲我的專業界别做一點事。”平臺在2020年8月開始成立。“開始時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微信群組,一個一個地加上去,現在已有四百多人了。”雖然起步並不容易,但張浩然仍感覺到當中的價值。現在平臺已發展到深圳、佛山、澳門、順德、韶關、中山等地,一群來自香港的建築工程師,和當地建築業的同業合作,互補資源,尋找商機。(林雨潤)

版权所有:中国基建报社   投稿、广告、商务: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