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讯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境内海河流域大清河的天然湖泊,曾经的它水质优良,芦苇环抱,莲香阵阵。但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工业迅猛发展,加上生活排污激增带来的恶劣影响,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景观也大不如前,“华北明珠”的美誉只能停留在人们的回忆之中。
作为主要入淀水源之一,孝义河仅靠自然分解已经无法有效清洁河水,长年累月的消耗,它成了白洋淀的主要污水源。2019年8月,中交天航局积极响应雄安新区重现“荷塘苇海”壮阔胜景的号召,参建的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项目正式开工。孝义河入淀口有一处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地块,从北向南整体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半月形状,这便是建设者们为白洋淀精心准备的“超级净水器”。
比起家用净水器,“超级净水器”的净化能力更胜一筹。如果说家用净水器是通过物理手段将水中看不见的漂浮物、重金属、微生物去除,那么“超级净水器”就是在物理手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完整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利用“人工和自然”的力量,辅之以化学、生物科学,不仅让水变得干净,更让水鲜活起来,真正为改善白洋淀生态提供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走近“超级净水器”,半月形状上的纹理结构可以清晰分为“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多塘系统”三层净化:
第一层净化是前置沉淀生态塘,水中杂质将在这里进行首次净化。河水通过取水泵站自东边流入后,会在生态塘停留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建设者在此层放置了大量漂浮植物及有益细菌群,水流沉淀后,杂质会被漂浮植物吸收和吸附,有机物也将在不同的细菌群作用下,发生厌氧消化反应逐渐分解。除此以外,水生植物还会在光合作用下向水体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
第二层净化是水平潜流湿地,是“超级净水器”的核心组成部分。潜流湿地中有214个单元池,每个单元池长50米、宽24米、深1.2米,水流从生态塘流入后,会在单元池中停留将近15个小时,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作用进行二次净化。物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填料来过滤截流污水悬浮物,化学作用是通过离子交换、拮抗、氧化还原去除污染物,生物作用是通过生物酶将复杂的大分子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进而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
经过前两层的净化之后,水流将会来到由生态缓冲塘、浅滩深潭区和沉水植物塘。生态缓冲塘可以提高调蓄水资源的速率,浅滩深潭区则是通过构建不同深度的地形,构筑一个完善的水下生态系统,实现丰富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强化物质、能量循环的目标。最后水流抵达沉水植物塘,在此进一步提升水质,并进行清水展示。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原来毫无生机的废水将获得“重生”,成为参与生态循环的活水。
如今,孝义河河口湿地已全面完工,俨然蜕变为水草丰茂、鸥鹭翩跹的生态美景。“曾经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回来啦!”路过的居民纷纷点赞。(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