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2023年,第三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行,150多個國家、40多個國際組織共同開啓“一帶一路”新的金色十年。
【“硬聯通”扎實推進】
2023年10月2日,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的雅萬高鐵正式啓用。這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不僅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還帶動了當地産業結構優化昇級,爲沿綫經濟發展賦能。
“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一是規模穩步擴大。2023年我國與共建國家的貨物貿易額達19.5萬億元,增長2.8%,占外貿總額的比重提昇1.2個百分點,達到46.6%。二是質量不斷提昇。在共建國家節能環保類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增長28.3%。三是合作更加緊密。新簽緑色、數字、藍色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備忘録23份。截至目前,累計與22個共建國家建立貿易暢通工作組,與55個共建國家建立投資合作工作組,“絲路電商”伙伴國已增加到30個。
“鋼鐵駝隊”馳騁不息。2023年,中歐班列開行1.7萬列、發送190萬標箱,同比分别增長6%和18%。“連點成綫”“織綫成網”,中歐班列已成爲貫通亞歐大陸的國際運輸大動脈,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運輸服務網絡覆蓋歐洲全境,爲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説,中歐班列依託陸橋、向陸而生,有力促進了國家間經貿合作和全球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
【“軟聯通”亮點紛呈】
規則標準等“軟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撑。過去一年,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領域合作穩步擴大,“軟聯通”亮點紛呈。隨着信息、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動更加暢通,共建國家經貿合作質效不斷提昇。
截至目前,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已成功在中國落地實施國際公路運輸系統,中歐國際公路“門到門運輸”實現雙向開行,中歐“第四物流通道”逐步建立。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秘書長翁貝托·德·佈雷托認爲,共建“一帶一路”助力共建國家改善急需的通信和運輸等基礎設施,“中國是多邊主義的有力倡導者和踐行者”。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介紹,中國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1份自貿協定,與6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以及國際和區域組織簽署了107份標準化合作文件,與11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税協定。
共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機制日益健全。中國已與20個共建國家簽署雙邊本幣互换協議,在17個共建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參與者數量、業務量、影響力逐步提昇,“一帶一路”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不斷健全,有效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鐘飛騰表示,“軟聯通”是促進互聯互通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下一步,要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擴大數字産品等市場準入,深化國有企業、數字經濟、知識産權、政府采購等領域改革。
【“心聯通”持續深入】
共同發展的故事裏,最動人的就是民心相通。我國與共建國家廣泛開展多層次、多領域交流合作,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工程,鋪就通民心、達民意、惠民生的發展大道。
在柬埔寨,中國幫助16個省修建1800餘口深水井、近130座社區池塘,有效解决當地農村居民飲用水源短缺及用水衛生問題;在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中國農業技術援助項目援建綜合性示範農場等農業推廣體系,累計培訓上萬人次;在贊比亞,太陽能磨坊廠爲民衆供應充足的玉米麵粉,提昇當地農産品附加值。一個個“小而美”“實且惠”的項目穩步實施,幫助共建國家民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不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惠及各國人民。
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菌草技術成爲中國爲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産品之一,傳播到100多個國家,培訓超萬名國際學員,成爲數十萬人民的“致富草”“幸福草”。王義桅表示,中國的菌草技術通過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解决了食用菌生産必須靠砍伐樹木的世界難題。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中亞首家魯班工坊已正式投入運營。2023年,中方爲學生電腦配備4款虚擬仿真學習軟件,應用3D技術讓學生更好地結合理論和實操。塔方期待,魯班工坊向社會輸送更多專業技術人才,推動塔吉克斯坦工業化建設進程,爲中國和中亞國家務實合作提供新的示範。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共建國家民間組織的交流合作,廣泛開展教育醫療、减貧開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保等各類公益慈善活動,促進共建國家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孫昌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