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展廳面積約2.2萬平方米
鄭州訊
2月26日,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這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
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爲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博物館新館展廳面積約2.2萬平方米,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
聚焦“偉大的商文明”這一主題,展覽設有3個基本陳列、4個專題展覽和1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從商代史、甲骨學、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傳播等多個角度,闡釋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發達的青銅文明、燦爛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業技術等,呈現商文明對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介紹,近年來,國家文物局持續支持二裏頭、殷墟等夏商時期重要遺址的考古工作。以殷墟爲例,一是殷墟都城布局研究取得突破,揭示了都城内部的道路系統和宫殿宗廟區池苑遺址,發現王陵區圍溝和衆多的陪葬墓、陪葬坑,確認了已知最早的王陵“兆域”;二是殷墟和周邊聚落關係進一步清晰,殷墟外圍陸續發現超大規模鑄銅遺址——辛店遺址、商代中期環壕聚落——陶家營遺址、商代晚期聚落——邵家棚遺址等,勾勒出以殷墟爲核心,周邊中小型聚落拱衛的商代都城的恢宏圖景;三是洹北商城鑄銅、制骨、制陶作坊區的發現及洹北商城遺址“郭城”是城壕的確認,極大地推動了商代中期考古學研究;四是多學科合作和科技考古研究成果豐碩,動物、植物、冶金、環境、古DNA分析、碳十四測年等多領域專題研究獲取了豐富的歷史信息,甲骨文研究也有新進展,更加科學認識商代的社會生活。
“作爲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新館將以高質量高水準的展覽,全面展現燦爛輝煌的商文明及其對中國後世的重要影響,突出商文明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新館將與中國文字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工作站等形成集群優勢、文物資源優勢,利用數字技術手段,搭建商代出土文物資料、歷史文獻的數據服務中心。同時,新館的科研教育、國際交流功能將更加突顯,有望成爲聚焦甲骨文、商文明專題研究的學術研究高地、人才培育基地和國際傳播平臺。”閆亞林説。
據介紹,原殷墟博物館建於2005年,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隨着殷墟考古成果不斷豐富,原館難以滿足保護展示需要。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館新館開工奠基。
殷墟博物館新館實行預約購票參觀,觀衆可通過“殷墟博物館”微信公衆號、官方網站和微信公衆號預約。(陳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