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讓城市成爲美好生活的載體
城市更新行動爲城市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空間



  翻開北京酒仙橋老居民們一户一本的紀念相册,鍋爐房、紅霞電影院等老建築照片,記録着時代的變遷,也顯示着這個老舊社區逐漸没落的一面——樓體年久失修、管道老舊、屋頂時有漏雨,給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不久前,隨着舊改一期項目的3450户居民搬家,年久失修的筒子樓完成了拆除。居民們入住安置房,即將搬入新居,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大家對未來的美好生活也充滿了新期待。
  在我國各地,城市更新行動讓日新月异的變化來到大街小巷,來到人們的家門口。髒亂陳舊的老街區實現新建和改造,基礎設施不斷完善;AI技術融入城市管理,智慧社區爲公共服務、社區管理提供了便利;口袋公園、共享緑地不斷增多,社區更加緑色宜居……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要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檢。當前,我國的城市更新行動已取得哪些進展?下一步,如何繼續推進城市更新?如何爲城市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空間?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存量改造提昇城市品質】
  走在江蘇南京中心城區新街口附近,高樓大厦燈光璀璨,商區街巷人流涌動。這個擁有着百年曆史的商圈,展現着這座城市的繁華和發展動力。幾百米之外,一片工地的建設也正如火如荼,6幢住宅樓在石榴新村拔地而起,日前已經全面封頂。
  “我們都期待着住宅樓早點建好,回遷後住進新房。”在石榴新村居住多年的陶女士説,“每天路過時,看着這裏的變化一天一個樣兒,大家打心眼兒裏高興。”
  石榴新村是江蘇省首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曾經“老破小”的石榴新村,密密麻麻地聚集着數百幢房屋,且很多已是危房。樓與樓之間僅能一人通行,還有很多私搭的管綫,不僅居住環境差,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如何讓居民住得下、住得好?通過原地拆除重建取代傳統的“拆遷走人”,秦淮區破解了“老舊散”片區改造以及不具備征收條件的城中村危舊房改造難題。項目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改造方案充分聽取了居民意見,新居建設在滿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了可建面積,盡最大可能滿足居住需求。
  不只是石榴新村,隨着城市快速發展,房屋陳舊擁擠、市政基礎設施老化、環境品質不高、歷史建築改造難度大等問題逐漸涌現,不僅制約着城市高質量發展,也難以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各地,城市更新行動已經成爲解决居民關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及重塑城市空間的有效路徑。
  “城市更新”是指什麽?相關專家認爲,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在城鎮化發展接近成熟期時,通過維護、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資源等合理的“新陳代謝”方式,對城市空間資源重新調整配置,使之更好滿足人們的期望需求、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爲65.22%。隨着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成爲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間。按照世界城市化發展規律,城鎮化率達70%至80%時,城鎮化進程將逐步放緩,城市發展將從數量的快速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重要時期,標誌就是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爲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並重,從‘有没有’轉向‘好不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主任李曉龍介紹,城市是一個有機體,城市更新行動是個系統工程,就是以城市整體爲對象,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以城市體檢評估爲基礎,以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爲路徑,順應城市發展規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系統性戰略行動。
  今年以來,我國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截至11月底,全國共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約6.6萬個。其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惠及882萬户居民;增設養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1.4萬個,有效增强了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陶陽十三裏,烟火十萬家。在江西景德鎮陶陽裏,傳承千年的窑火仍在訴説這裏厚重的歷史文化故事。在社交平臺,體驗陶藝班、感受瓷文化、“淘”瓷器,已經成爲吸引年輕人來此打卡的新熱點。
  如今老街的新生,得益於近年來的城市更新行動。“在景德鎮陶陽裏歷史街區保護更新PPP項目中,我們與一群能工巧匠交流,在秉持老技藝、使用老原料、尊重歷史遺留的基礎上,確保古城修舊如舊。”項目總工程師吕小龍告訴記者。走在現在的陶陽裏,陶瓷文化遺址和周邊的400多幢古民居留存了原有風貌,修繕後的民居也得到了更好利用,變成了書屋、民宿、工作室等,吸引着越來越多遊客前來感受瓷文化,千年瓷都焕發了新活力。
  在四川成都,智慧蓉城建設正在推進,AI實時監測消防車通道和排河口、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等應用場景,讓居民們的訴求得到及時響應,也推動了城市科學治理。
  “以前總會擔心父母的身體和生活狀况,現在社區建成了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可以檢測獨居老人的身體指標、睡眠狀况,還安裝了燃氣泄漏報警器等智能設備。作爲子女,在外工作時就放心了。”在成都青羊區少城街道社區,提起社區最近的改建成果,居民張女士感到非常欣喜。
  在很多城市,越來越多的市民可以在社區周邊享受緑意。山東濰坊濰安路的“鯨魚廣場”口袋公園,成爲周邊居民散步、老人鍛煉、兒童游樂的城市“緑洲”;廣州開放公園緑地草坪及林下空間,滿足了市民遊客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城鎮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穩步提昇,城市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全面加强。
  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佈的《關於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堅持城市體檢先行、發揮城市更新規劃統籌作用、强化精細化城市設計引導、創新城市更新可持續實施模式、明確城市更新底綫要求五方面具體措施。要求統籌推動既有建築更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活力街區打造、城市生態修復、城市功能完善、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綫安全工程建設、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傳承、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城市更新工作。
  一組組數據直觀地展現着城市更新行動帶來的改變。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方面,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2座,劃定歷史文化街區1200餘片,形成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綜合、最完整、最系統的載體。各地推動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加强城市園林緑化建設。截至11月底,全國新建和改造提昇城市緑地約3.1萬公頃,開工建設口袋公園3980個,建設緑道5033公里;全國846個市縣、6174個城市公園開展緑地開放共享試點,輪换共享草坪,讓人民群衆共享緑地空間。
   【政策發力按下城市更新“快進鍵”】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今年以來,各地紛紛因地制宜,陸續出臺了城市更新政策法規,探索富有城市特色的實施方案。例如,《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和《蘭州市城市更新辦法》相繼施行,爲當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副主任馬綮鴻表示,爲支持城市更新重點項目實施,北京市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今年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下達資金5億元。同時,還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機制,指導各區盡快謀劃一批成規模、投資大、有影響力,對市場吸引力高的片區綜合性城市更新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針對目前蘭州市城市規劃路網建設較慢,15分鐘生活圈公共配套設施不足,老舊管網更新改造任務較重等狀况,《蘭州市城市更新辦法》在城市更新範圍界定、區域評估、年度實施計劃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内容等方面都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改造完善進行規範,有助於進一步提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
  倪虹指出,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階段,推進城市更新的關鍵是找準問題和有效解决問題。要堅持城市體檢先行,一方面從問題導向出發,劃細城市體檢單元,查找群衆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另一方面從目標導向出發,查找影響城市競争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
  談及2024年城市更新行動的“日程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張雁表示,住建部將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把城市體檢延伸到群衆身邊。將指導各地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統籌利用存量資源,合理確定建設工程,把社區設施落實落細。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將完善配套設施,改善生活環境,消除安全隱患。在完整社區建設中,將聚焦“一老一小”服務設施短板,實施老年服務站、托兒所、幼兒園等一批建設項目,銜接15分鐘生活圈,推進相鄰社區及周邊地區統籌建設、聯動改造,加强設施共建共享,拓展群衆身邊的公共服務,爲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在活力街區打造中,將實施老舊商業區、步行街、老舊廠區等老舊街區更新改造,推動街區功能轉换、活力提昇,把騰退出的空間資源優先用於建設公共服務設施,讓群衆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姚亞奇)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