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頭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動態
第03版:工程管理
第04版:灣區之聲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灣區組合港”實現全覆蓋
廣州訊
近期,一批“江門製造”的家電等貨物,通過“大灣區組合港”模式在江門高新碼頭辦結通關手續,經駁船運至蛇口港後,通過國際貨輪出海。“深圳蛇口—江門高新”組合港綫路的開通,意味着“大灣區組合港”綫路已100%覆蓋粤港澳大灣區内地九市。
目前,“大灣區組合港”逐步向粤東、粤西地區推廣,累計開闢航綫34條,珠三角沿綫和廣東沿海33個碼頭參與,監管集裝箱48萬標箱,享惠企業超5000家。近年來,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内海關高度重視服務粤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成立工作專班、建立“一張清單”,全力推進粤港澳大灣區建設。
【加快推動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晚上11時,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貨物查驗平臺燈火通明。自7月1日起,内地鮮活水産品、冷凍及冰鮮禽肉、奶類和蔬果等全品類鮮活食品實現在指定時段經港珠澳大橋供港,夜間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關現場變得愈發繁忙。“我們針對鮮活食品開闢緑色通道,專人對接預約通關和查驗,做到通關‘零延時’。”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監管四科科長葉穎瓊説。珠海市一源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黄錦波説:“得益於港珠澳大橋的物流優勢,我們的蔬菜不僅新鮮度有保障,而且成本可控,在香港市場站穩了脚跟,目前供港蔬菜的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長。”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和省内海關持續推動粤港澳大灣區三地檢驗檢疫信息互换、技術交流與監管合作,大力推進粤港澳規則銜接;還大力推進供港生乳監管合作,落實《關於内地供港生乳安全監管的合作安排》,産品通關時間由72小時壓縮到6小時内;參與制定粤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産品質量安全指標、食品“灣區標準”共42項,促進標準融合。
爲服務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發展,省内海關落實好海關總署出臺支持横琴20項、前海18項、南沙16項措施,。
同時,海關還支持前海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建設,推動保税油加注實施、遊艇免擔保政策落地,支持前海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於今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强化南沙物流樞紐功能,支持南沙建設國際分撥業務産業集群,支持南沙建設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過渡倉,出口救援物資發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港口群業務改革支持聯動發展】
8月1日,江門市高沙港成爲又一個成功試點“大灣區組合港”業務的口岸。江門關區“江門高新—深圳蛇口”的組合港航綫開通2個月以來,受到企業廣泛歡迎。“組合港模式相當於把深圳的樞紐港口開到江門‘家門口’,出口更快也更便宜了。”金羚電器有限公司物流總監李德林説,每個貨櫃可節省300—400元,運輸時間從5天壓縮到2天左右。在江門海關推動下,江門市高新港、高沙港、新會港、三埠港等4個主要港口已與蛇口港、鹽田港、南沙港等國際樞紐港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不僅是江門,今年4月,‘深圳蛇口—湛江’組合港綫路開通,是海關立足自身職能,着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成果。”深圳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林浩宇説。“在湛江海關等部門支持下,不斷織密粤西地區與粤港澳大灣區航綫網絡,既豐富了粤西外貿企業對進出口通道的選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也推動了粤西及西南等經濟腹地融入粤港澳大灣區。”湛江港集裝箱碼頭公司市場部周經理説。
爲推動更多内陸省份與廣東省建立聯通雙循環的國際物流運輸通道,省内海關積極推進港口群業務改革。其中廣州海關就結合水路、鐵路運輸行業發展形勢,積極推動更多有業務需求的内河碼頭、鐵路陸港合作拓展“一港通”業務。“較以往的公路運輸到口岸裝海輪的方式,鐵路運輸更安全、物流費用更節省。‘一港通’鐵海聯運快速通關模式啓動後,‘湘貨’出口將更加高效、便捷,成本也更低。”湖南湘粤非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光澤説。
【在全國首創跨境海空聯運模式】
爲促進要素跨境便捷流動,海關還大力支持“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並推動粤澳貨物“一單兩報”服務功能應用,探索推進粤港“一單兩報”;還支持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項目,在全國首創跨境海空聯運模式。“通過空港中心進口貨物,貨物可以直接從香港機場運輸到位於東莞虎門港綜保區内的空港中心,我們可以在東莞直接提貨,不用再安排專人專車去香港機場提貨,物流成本降低了約三成,每年至少能節省上百萬元。”東莞聯易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關務吴佩雄説。
目前,香港三大貨站(國泰貨站、香港空運貨站和亞洲空運中心)已經進駐空港中心,35家香港空運貨代完成民航處備案。空港中心自4月18日正式運行以來,黄埔海關共監管驗放出口航次53個,進口航次1個,貨值8873萬元,進出口業務已全面打通。(肖文舸、陳琳、李鏡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