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訊 南起横琴金融島榮粤道,向北穿越馬騮洲海域至灣仔會展四路,接香洲南灣大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正與珠海搭建起一條互聯互通新通道,更好地連接大灣區經濟腹地。
日前,十字門隧道正式通車,全長約2.7公里、雙向四車道,是繼横琴大橋、横琴二橋、横琴隧道、珠機城軌隧道之後,合作區對外連接的第五條通道,大大增强横琴與珠海之間的交通聯繫。今後,從横琴往來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灣仔片區最快僅需3分鐘。
業内人士認爲,十字門隧道開通後,將有效緩解横琴大橋上交通擁擠的狀况,提昇合作區對外通行能力,優化琴澳居民出行體驗;還將加强與珠海在科技研發、高端製造以及生物制藥等方面的産業聯動,爲横琴拓展更廣闊的産業空間。
新通道
大大緩解横琴出島交通壓力 “我最大的感受是十字門隧道帶來的通暢、便捷!”家住拱北的蘇女士第一時間駕車體驗了十字門隧道。她告訴記者,十字門隧道開通之前她都是經横琴大橋通勤的,“以前每天都會因爲塞車浪費1個多小時。現在往來横琴又多了一個選擇,可以早點回家多陪陪家人!”
事實上,交通擁堵的問題,是琴澳居民關注的重點話題。在合作區統計局發起的“合作區生活就業環境現狀及需求調查”顯示,2023年,有42.83%居民表示目前合作區“交通擁堵”;2022年,有52.01%居民表示“交通擁堵”。
交通領域常用“小汽車千人擁有率”這個標準來衡量一個城市的車輛密度,千人擁有率達180輛以上爲擁堵高風險。2022年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目前珠海小汽車千人擁有率高達391輛/千人。事實上,來往横琴、珠海的通勤人群數量大,上下班高峰期間往來兩地的人數較多、車流密集,容易形成交通堵塞。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助理主任董文偉也有同樣的發現,此前從横琴無論去南屏、拱北、鶴洲等區域,還是經洪鶴大橋前往金灣、斗門,横琴大橋都是人們的最優選擇。“現在多開了一條十字門隧道,讓人們可以直接從横琴到達灣仔,分流一部分前往市區的車輛,避開與前往珠海西部的車輛擁擠,節省在路上的通勤時間。”董文偉説。
“在隧道設計的時速40km/h下,從合作區往來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灣仔片區最快僅需3分鐘。”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蘇昆表示,十字門隧道對於合作區的居民和企業而言,不僅僅是拉近合作區中西部與珠海市區的距離,更是能够有效分流並解决横琴大橋的堵車難題。
新變化
琴澳跨境通行提供更便捷出行選擇 趨同澳門的税收優惠、横琴“澳門新街坊”加快建設、澳門醫藥師跨境執業……近年來,合作區致力於營造“同城化”生活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澳企澳人扎根成長。
最新數據顯示,合作區的澳資企業增至5688户,在合作區就業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增至7218人,就讀的澳門籍學生增至230人。隨着出入境政策的調整優化,今年以來港澳居民入境游及探親活動頻繁,經横琴口岸出入境的車流突破了92萬輛次,同比增長約61.4%。
同城化的生活體驗需要基於區域交通的便捷性。澳門居民陳女士表示,“因爲交通擁堵的問題,有時遇到通行高峰期寧願就近隨便找點東西吃,也不願意堵在路上。十字門隧通車能够有效减輕我的出行焦慮。”
這是許多在横琴居住人群的心聲。董文偉説,相較而言,珠海擁有更加完善的休閒娱樂設施,横琴需要加强與珠海的交通聯繫,才能更好滿足澳門居民多元的生活需求。“家住澳門氹仔或路環的居民,更多會選擇途經澳門本島,經青茂口岸、拱北口岸過關,時常會遇上堵車和人員擁擠。十字門隧道開通後,横琴口岸的便捷性更加凸顯,人們能够快速通關的同時,前往珠海市區的時間也將大大縮短。”
“構建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交通體系建設是開路先鋒。”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葉澤櫻認爲,本次十字門隧道的通車,是完善合作區交通體系的重要一步棋。
按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規劃,合作區應當暢通對外聯繫通道,加强“二綫”通道及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加强琴澳一體化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當前,合作區交通建設按下“加速鍵”,區域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優化横琴對外聯通。5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綜合交通樞紐總體發展規劃及横琴北樞紐詳細規劃政府采購項目的合同公告》發佈,將規劃横琴環綫、輕軌L2綫、横琴延伸綫等軌道,以及琴澳碼頭等項目。
“未來,横琴可以借力各類交通方式的優勢,在轄區内形成樞紐效應,使横琴各個區域與澳門、珠海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爲琴澳居民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選擇。”葉澤櫻如此暢想。
新産業
協同打造廣東金融發展“第三極” 道路通,産業興。從高空俯瞰,十字門隧道横跨水道,將横琴金融島與“十字門金融區”北區緊緊連接到一起。這裏正逐步構建以牌照金融、跨境金融爲核心,總部經濟、專業服務爲支撑發展的現代化金融産業生態。
“十字門金融區”位於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二綫”門户和珠海陸域地理中心,分爲“十字門”南北片區。“‘十字門金融區’北區跟南區的横琴是互補合作的關係。”珠海市鶴洲新區籌備組副組長王子程表示,當前珠海正聯動澳門、横琴建設“十字門金融區”,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廣東金融發展“第三極”。
從發展定位來看,“十字門金融區”北區將發展成爲以聚集核心金融機構爲基礎、以服務珠海“産業第一”和環澳經濟爲特色的現代化金融中心。而合作區正依託“分綫通關”政策以及特殊的海島地形,錨定發展現代金融産業,對金融政策進行革新,使粤港澳深度合作步伐更爲穩健。
王子程認爲,横琴金融開放創新政策可以爲“十字門金融區”建設提供經驗,共同探索金融監管合作機制,營造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就業生活的金融環境。同時,還可以利用横琴獨特的區位優勢,實現與港澳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推動金融制度型開放。
近年來,合作區現代金融産業穩步發展,約占全區經濟總量的1/3。2022年銀行機構存貸款餘額達1874億元、1905億元,分别同比增長19.3%、25.9%;QFLP和QDLP試點企業共35家,其中澳資企業16家;推動易方達、廣發等5家國内領先的資産管理公司上島辦公。
蘇昆表示,合作區有50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未來横琴可與珠海乃至粤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聯動,才能更好地把私募基金的資金投向國家所需的産業中。
隨着十字門隧道建成通車,横琴與珠海的物理通道趨近,將會進一步提昇横琴金融島的對外聯通能力,加快人流、物流等要素集聚。業内人士認爲,珠海可以利用合作區“十字門金融區”北區港珠澳大橋落脚點的區位優勢,聚焦境内外資本高效流通,共同打造完整的跨境離岸金融産業鏈,提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合作區可以共享“十字門金融區”北區集中化、國際化、高品質的産業載體,對接珠海十字門片區已在成熟運營的配套設施,打造珠江口西岸“財富管理島”。(黄天儒、關銘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