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貴南高鐵貴陽至荔波段正式開通運營
進一步便利沿綫各族人民群衆出行



   貴陽訊 8月8日,中鐵十二局參建的貴(陽)南(寧)高速鐵路貴陽至荔波段開通運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少數民族同胞們首次在家門口乘坐上了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
  貴南高鐵全長482公里,是“八縱八横”高速鐵路網包頭(銀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中鐵十二局獨家承建的全綫重點控制性工程——朝陽隧道爲我國西南地區首座超大富水岩溶隧道,全長12734米,埋深超432米,斷層破碎帶和軟弱圍岩占全隧70%以上,絶大部分位於地下承壓水下方,地層壓力極大,山體内溶腔水一旦在施工中被戳破,水體在山體的巨大壓力下如同機槍子彈般能噴射20米遠。
  面對高壓富水和岩溶地質難題,爲了方便排水,中鐵十二局建設者構建了“2座横洞、1座斜井、2座平導、1座通風竪井和17條横通道”的隧道建設格局,通過在平導、横洞、斜井等輔助坑道搆築過水涵、集水廊道、排水板、泄水孔等多條排水和泄水結構,累計修建輔助排水坑道達到10538米,相當於在山體内又打造一座朝陽隧道,從而實現日最大排水量160萬立方米,10天就能排出相當於一個西湖的水量,其隧道建設規模、隧道涌水量和溶腔數量均創造了我國西南高鐵建設之最。
  在朝陽隧道貫通前的五年多時間裏,建設者不僅在洞内修建了宛如迷宫一般的排水系統,還改擴建了1.5公里的洞外既有水溝,形成“洞内‘引水通道+輔助坑道’+洞外水溝”的排水體系,該體系集防洪、灌溉、育林多種功能於一體,既實現了隧道施工順暢排水,也爲降低山區洪澇灾害風險提供了有力支撑。
  爲了保障後期安全通車,建設者將建設的輔助坑道體系充分作爲隧道的排水通道,在隧道中爲地下暗河構建了無數條“人工運河”,實現了隧道通車運營和地下暗河體系的共存。青山緑水間,“子彈頭”往來穿梭,搆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畫面。
  貴南高鐵貴荔段開通運營後,貴陽至荔波最快57分鐘可達,將進一步便利沿綫各族人民群衆出行,助力旅遊等産業發展,對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具有重要意義。(趙桂軍、丁明明、任達禹)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