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户)243113億元,同比增長3.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同比增長6.5%。
  專家表示,下階段,要繼續發揮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提昇投資效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經濟增長貢獻仍然較大】
  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持續顯現。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2%,其中鐵路運輸業、水利管理業投資分别增長20.5%和9.6%。
  上半年,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0.9%,增速比前5個月快0.2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增速高7.1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比前5個月提高10個百分點。
  華泰資産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表示,鑒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此前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和政策性銀行專項基建投資基金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邊際减弱,基建投資同比增速有所放緩。在需求持續改善、利潤有所好轉,以及企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持續位於景氣區間的共同作用下,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但要看到,民間投資增速連續滑入負增長,顯著慢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也遠低於疫情前增速。
  從近期各地發佈的情况看,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爲擴内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重慶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411億元,同比增長17.3%,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4.7%,超額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陝西643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700多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57%以上,245個新開工項目已開工八成以上,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和開工率均快於序時進度。
  【結構性改善步伐加快】
  新基建投資穩步增長。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製造業昇級發展態勢明顯。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其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4.4%,支撑作用明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製造等相關行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投資同比分别增長20%和38.9%。
  創新投資增勢較好。上半年,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2.5%,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長。企業技術服務需求擴大,帶動相關行業投資不斷增加。上半年,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别增長51.6%和46.3%。
  新興領域投資擴大。隨着産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相關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商務服務投資分别增長14.2%和22.2%。清潔電力投資同比增長40.5%,其中太陽能發電投資增長84.4%,風力發電投資增長16%。
  “展望下半年,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方向没有變,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爲核心内容的新經濟新動能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没有變,要對未來保持耐心、信心。”王軍説。
  【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認爲,我國在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投資領域還有很大空間。比如農村給排水、供電、路網系統的改造,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新建小區的養老育幼等配套設施建設,製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産業補短板鍛長板、技術裝備改造提昇等方面,都需要繼續擴大投資。
  王軍建議,短期而言,應加快地方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發揮準財政工具如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不超過資本金50%)或爲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繼續采取有效措施,盡快穩定房地産市場,穩定房地産投資。
  在穩定民間投資方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全面加强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民營資本參與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領域建設。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與7家銀行建立投貸聯動試點合作機制,助力促進民間投資和擴大有效投資。
  “應鼓勵和推動民間投資繼續擴大在製造業投資中的占比,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在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時刻,加大引導房地産投資企穩、推動經濟内生動能回昇的政策力度。”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爲,應繼續以穩投資爲主要抓手,綜合考慮財力,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作用,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擴大社會有效需求。(熊麗)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