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破解“製造業當家”與城市産業空間不足的矛盾
深圳“向天借地”解决産業空間難題




   深圳訊 “工業上樓”主要是將傳統單層鋪開的扁平式廠房,匯聚到高樓層的垂直化空間形態,是讓企業在高層樓房中進行工業生産的新型産業空間模式。
  2022年11月,深圳正式推出“工業上樓”計劃,連續5年每年建設2000萬平方米優質、經濟、定制化廠房空間。今年6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高質量建設製造强省的意見提出,推廣深圳“工業上樓”,推動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向天借地”已在全省蔚然成風。
  南海之濱,奇迹之城。
  深圳用占全國0.02%的土地,創造出全國2.6%的GDP,而這2.6%的GDP中,工業增加值占比達35.1%……
  早在21世紀初就面臨“地少人多”“土地、空間”難以爲繼的深圳,如何在製造業加速狂奔的當下,破解“製造業當家”與城市産業空間不足的矛盾?
  一條被概括爲“工業上樓”的路徑被深圳寄予厚望。深圳貫徹落實精細化城市管理理念,堅持“螺螄殻裏做道場”,提出“工業上樓”計劃,打造“垂直工廠”,力争爲産業空間突圍提供深圳範例。
  但,“工業上樓”還遠不止“上樓”這麽簡單。
▶▷聚産業
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關於“工業上樓”,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一般的工業園,是大片的土地和成排的廠房;而在深圳,工業園是被“叠”起來的,這就是“工業上樓”。
  然而,“工業上樓”,遠不止“拉上樓”那麽簡單。在空間保障之外,園區的集聚效應也給樓上樓下的“鄰居”企業們提供了發展新機遇。
  身處高樓大厦辦公的創業者和研發人員,只需乘坐30秒電梯,下樓即可扺達生産車間,上樓就能和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洽談合作……聽上去有些科幻的場景,在深莞交界處的一幢23層大樓裏成爲現實。作爲珠三角地區“工業上樓”的“鼻祖”,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從原有的39家傳統低端製造業企業,華麗蝶變爲入駐科技企業120多家,入駐率達95%的核心園區,成爲“工業上樓”行之有效的生動驗证。
  對於這種物理空間改變帶來的化學反應,深圳國人光速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李新偉感觸頗深。“我們經常把挑選完公司激光切割設備的客户引薦到樓上的公司,他們公司的産品可滿足激光切割後下一個環節的需要。”李新偉介紹,目前在這棟樓裏,他的客户有三家,供應商有四五家,“一棟樓就是一條生産鏈”。
  不同於傳統的獨門獨户的工業廠房,“工業上樓”由於規劃先行,在招商上更容易帶來資源聚集,形成完整産業鏈。總的來説,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一棟樓就是一條鏈,産業園就是生態圈,而“工業上樓+産業集群”正是産業園區最理想的存在方式。
▶▷强特色
“量身定做”讓工廠安家

  你能想象,將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厦與連綿不絶的現代廠房是如何結合起來的呢?
  建設中的深圳南山智造(紅花嶺基地)城市更新項目(一期),正在成爲深圳南山區建設的新一代高品質産業園區。這裏主要集聚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産業。
  不同的是,大樓在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調研企業的“上樓意願”。設計單位由此提出了“摺叠空間、多維産城”理念,並通過“環形坡道+高架道路”模式,將貨運交通引入2、5、9層,實現多首層廠房高效解决工業上樓設備不易上樓、高層廠房貨運效率低等問題,最大限度滿足高端製造業的生産需求及入駐企業的低樓層意願。
  先引鳳後築巢。爲提高廠房空間適配性,深圳以需求爲導向,着力創新實施“以房招商”“招商先行、邊招邊建”。
  以龍崗寶龍智造園爲例,園區實行“預招商+定制化”模式,通過“預招商+定制化”模式建設,一期13.2萬㎡廠房的報名定制需求達到42萬㎡,預計全部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超200億元。“我們將加强産業提前對接,根據擬引進企業生産工藝需求,精準定制交付高標準廠房空間,企業僅需安裝照明設備後便可直接使用,做到‘拎機投産’。”龍崗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日正式交付使用的全國首個全裝配式“摩天工廠”——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區,也少不了“私人定制”環節。爲了方便企業在摩天工廠裏進行生産,大樓配建立體化的貨運通道,貨梯載重量達到五噸,大型貨車可以直接開上三樓進行運輸、裝卸,小型汽車可直接搭汽車梯至17層。
  “‘樓上’的産業空間體驗好不好,功能全不全,企業説了算。”中建科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文參與了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區、坪山生物醫藥産業加速器園區、深港生物醫藥産業園等多個“工業上樓”項目。他表示,這些項目均采用了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以高適應性的空間去配合企業,滿足企業對高大空間和重荷載的需求。
▶▷降成本
守牢製造業“低租防綫”

  “我們終於可以實現在深圳‘安家’的夢想,給海内外客户、公司員工吃下一顆‘定心丸’!”看着自家的廠房,深圳柯賽標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朝霞臉龐上的笑容格外燦爛。據瞭解,柯賽標識成立至今經歷了4次搬家,每次搬家不僅要花上百萬元裝修費,還躭誤半個月生産工期導致優質客户流失。工廠搬遷,成了創業公司心中的痛。
  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産業園的首期工程建設讓這些面臨同樣困境的中小企業看到了希望。作爲深圳首個優質産業空間試點、首個二、三産業混合用地試點、首個“專精特新”“小巨人”專業園區項目,寶龍專精特新産業園率先采用“低成本開發+高質量建設+準成本提供”模式,並以“總成本+微利”的價格(約市場價的30%—50%)分割銷售給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這意味着,符合條件的企業能以不到市場價一半的價格買進園區。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租金高成爲企業最大的生存障礙之一。爲解决這個“老大難”問題,深圳以極大的政策勇氣提出,“工業上樓”項目優質廠房月租控制在平均不超過35元/平方米、年漲幅不超過5%,爲製造業守牢低租防綫。
  爲平抑租價,並保障計劃的可持續性,深圳多方挖潜,探索多條“反哺”廠房建設和租售路徑,多方面綜合施策,降低租售成本。比如,要求實施主體自持廠房2/3以上,以穩定市場預期。目前,全市第一批70多個“工業上樓”項目均已明確月租控制在35元以下。
  向“天”借“地”,變“土”爲“金”,2023年是深圳實施“工業上樓”計劃的第一年,一大批特色“工業上樓”項目爲企業不斷打開更廣闊的産業空間、市場空間、經濟發展空間。放眼全省,深圳、河源、汕尾等地都明確提出推進“工業上樓”舉措,廣州、珠海也有“塑造集約高品質産業空間”“建設好5.0産業新空間”等類似提法,集聚、集約、高效的工業載體已成爲廣東多地的創新路徑和共同選擇。未來已來,“工業上樓”模式將爲廣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加碼,形成助推製造業當家的不竭動力。(許懿)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