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拓展新産業 激活新引擎
——來自工業緑色發展一綫的觀察


   北京訊 屋頂光伏發電,白天最高可滿足工廠50%用電量;緑色纖維實現循環經濟,降低對石化資源依賴……近日,2023工業緑色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衆多緑色製造應用集中展出,令人印象深刻。
  在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緑色化轉型的同時,節能裝備、低碳産品、數字技術等不斷拓展出新場景、新産業,逐步成爲工業發展新引擎。
   【用緑色産品激發昇級需求】
  機器人自動識别車型和裝配玻璃,53秒可下綫一臺汽車……走進廣汽埃安車間,新能源汽車智能生産正酣。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麒告訴記者,5月廣汽埃安銷售新車超4萬輛,同比增長114%。“我們持續加大生産方式智能緑色昇級,目前已實現從用户訂車到零件供應、生産、交付全數字化。”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産業大勢所趨,也是緑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代表。當前,新能源汽車已成爲城市道路的“風景綫”。神州租車數據顯示,神州租車已多次批量上綫新能源汽車,投放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目前,上千輛新能源車正陸續上綫中。今年“五一”假期,神州租車新能源汽車日均取車量達去年同期3倍以上。
  不只是新能源汽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説,我國持續推進緑色産品供給能力提昇,低碳産業發展方興未艾。2023工業緑色發展大會上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累計推廣近3萬種緑色産品,光伏行業産業鏈主要環節産量全球占比均超70%。
  今年以來,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但也面臨着來自需求端和供給側的壓力。確保工業經濟穩健恢復,要着力在拓展市場、挖掘增長點上下功夫,緑色低碳産品迎合昇級的需求、符合轉型的方向。
  “要以高質量的緑色供給激發緑色新需求。”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文强表示,要加快完善工業領域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全鏈條的緑色供給體系,讓産品裝備供給緑色化優勢形成壯大。
   【以緑色生産推動提質增效】
  近日,中建三局“空中造樓機”在南京亮相。中建三局項目技術負責人焦正超向記者介紹,“空中造樓機”提供全封閉的作業空間,與傳統建造相比,效率提高約20%,也减少了建築能耗。
  在大會同期舉辦的展會現場,中國移動展出5G遠程採礦模擬場景,礦山裝備的“無人化”“智能化”改善作業環境,有效提昇生産效率和環保水平;在中國節能展臺,工作人員介紹了智慧合杆代替傳統路燈助力智慧城市運行、降低照明系統能耗的實踐;在青島啤酒展臺,通過生産優化和技術改進降低釀酒過程水耗的方案引人關注……從工廠車間到城市管理,緑色智能的模式正在推廣。
  緑色生産是降本、减排,也是增效。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推動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生産效率提昇34.8%,碳排放减少21.2%。
  辛國斌説,要加快推進能源消費低碳化轉型、生産過程清潔化轉型和製造流程數字化轉型。“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昇能源、資源、環境管理水平,賦能緑色製造,培育壯大工業緑色發展新動能。”
   【深挖節能潜力推動重點領域降碳改造】
  在緑色轉型中激活新引擎。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劉瓊表示,將開展能效對標對表,深挖節能潜力,推動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的改造,完善支持緑色發展的財税、金融等政策和標準體系。
  加快推進産業結構高端化轉型。辛國斌説,工信部將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産能退出,堅决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優化區域産業布局。
  把緑色發展理念貫穿工業生産全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會上説,要全力推行貫徹全生命週期的工業産品緑色設計,推動工業企業特别是冶金、石化、建材、紡織等行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數字化轉型、緑色化昇級,推動工業整體性系統性實現節能清潔生産。
  以緑色能源爲支撑推動工業緑色發展。與會專家認爲,要進一步建立完善新型的清潔能源産業鏈,推動光伏、風電、儲能等緑色能源技術突破和産業化。
  “製造業要爲緑色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産品、裝備和系統,爲整個經濟社會緑色轉型提供堅實保障和支撑。這是一個規模巨大、前景美好的産業,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周濟説。(張辛欣)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