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盾構隧道貫通
由鐵四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承建


   長沙訊 5月6日,在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T3航站樓地下27米處,隨着“磁浮二號”國産盾構機順利拆解完成並吊出,長沙磁浮東延綫接入T3航站樓項目磁浮T2站至磁浮T3站區間土建工程完成,標誌着由鐵四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我國首條采用盾構法施工的中低速磁浮隧道全綫貫通。
  長沙磁浮東延綫接入T3航站樓項目位於長沙縣黄花鎮境内,從長沙大道與臨空大道西北側長沙磁浮快綫接入,以300-350米曲綫半徑向T3航站樓敷設,綫路全長4.454公里,是完成長沙火車南站至黄花機場T3航站樓點對點快速接駁、實現空鐵聯運的快速骨幹客運交通綫路。
下穿機場敏感區,
盾構地下“急轉彎”

  長沙磁浮東延綫下穿長沙黄花國際機場敏感區,是黄花國際機場區域内首次盾構下穿施工,沉降控制及安全風險要求高、地下施工難度大。此外,盾構機一始發就處在半徑爲300米的右轉曲綫上,起步就是急彎,必須進行割綫始發,難度相較正常的直綫始發成倍增加。
  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楊令航介紹,“盾構機6次下穿機場航油管綫,並長距離下穿機場跑道下滑臺敏感區、穿越上軟下硬地層等風險源群,施工沉降控制直接關係到飛機起降安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存在多段小半徑大偏角曲綫,83米長的盾構機要在地下進行多次‘急轉彎’”。
磁浮、盾構首次結合,
0.2毫米高精度穿越

  該工程是盾構法施工首次應用於磁浮工程,磁浮交通的特殊模式給隧道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爲確保掘進過程平穩可控,中鐵十四局與鐵建重工針對機場内水文地質情况及周邊環境,特别打造兩臺土壓平衡盾構機,是迄今長沙軌道交通建設工程中直徑最大的盾構機,采用開口率爲38%的複合刀盤,優化了渣土改良系統,提高了出渣效率,减少周邊地層擾動保障了施工進度。
  針對小半徑大偏角曲綫掘進難題,采用系列先進工法,精準控制盾構姿態。提前布設智能化監測系統,在下穿機場敏感區過程中密切監測,及時分析、預測和反饋信息,指導盾構機掘進。楊令航介紹,“通過全天候監測,機場敏感區的沉降值僅爲0.2毫米,實現了‘零沉降’下穿”。
  作爲世界首個以盾構法施工的磁浮隧道,該工程建立了盾構與磁浮結合的新模塊,科技含量高、行業影響深遠。
磁浮快綫運營7週年,
東延工程未來可期

  時光回溯到2016年5月6日,由中國鐵建傾力打造的長沙磁浮快綫開始試運營,截至今年5月6日,該綫路已經安全試運營七週年。
  作爲我國首條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範項目,湖南省構建的國家中部空鐵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長沙磁浮快綫是中國鐵建采用“投融資+設計施工總承包+采購+研發+製造+聯調聯試+後續綜合開發”獨創性模式建設的項目,連接長沙火車南站和長沙黄花機場,全長18.55公里。開通七年來,累計開行373139列次,客流總量1998.13萬人次。
  就在磁浮快綫的七周歲生日當天,長沙磁浮東延綫隧道全綫貫通,既是穿越時空的夢幻聯動,也是面向未來的奮進禮物。接下來,長沙磁浮東延綫工程將全面進入鋪軌及機電安裝階段,未來建成投入運營後,T2航站樓到T3航站樓的换乘時間僅用2分鐘。
  磁浮東延項目建成後,將直連長沙黄花國際機場T2、T3航站樓,極大滿足機場未來集疏運需求,對長沙市打造以機場爲中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具有重要意義。(胡琦、鐘行利、李銀兵)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