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訊 嶺南春來早,潮涌珠江畔。早春時節,粤港澳大灣區地下約60米深處,機器轟鳴、焊花閃爍,10000多名建設者全力奮進,國家水網骨幹工程、粤港澳大灣區重要基礎設施——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在向着年底通水的目標衝刺。
3月22日,正值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題爲“AcceleratingChange”(加速變革)。我國紀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爲“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護母親河”。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起佛山順德,東至深圳公明水庫,主要以地下深埋盾構方式穿越粤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全長113.2公里。在佛山順德西江幹流中心的鯉魚洲島上,工程鯉魚洲泵站正在加快建設。
近日,經過730天的不懈努力,廣大建設者克服設備運輸、轉子起吊、定位安裝等多重困難,工程A1標項目鯉魚洲泵站首臺泵組順利安裝完成,爲後續工程投産運行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爲年底建成通水打下了堅實基礎。
走進鯉魚洲泵站正在建設的主泵房内,8個直徑近6米的水泵安裝井呈“一字型”縱向排開,建設者們正在進行緊張有序的安裝工作,場面頗爲壯觀。日後,這座泵站將充當整個工程“心臟”的角色,在西江進行抽水、送水,爲這座超級調水工程提供“生命”。
“鯉魚洲泵站是工程的第一級泵站,設計流量80立方米/秒,由8臺單級單吸蝸殻離心式水泵組成,總裝機容量72000kW。”工程順德管理部機電管理負責人徐劉兵介紹,這不是一臺簡單的泵站機組,而是暗藏諸多利器、歷經科研攻關後誕生的“寬揚程變速水泵”,是世界上流量變幅和揚程變幅最大的離心式水泵。揚程變幅從16.3米到48米。“整個泵組都由我們自主研發,其研發與生産難度之大,不僅創下了國内水利行業紀録,更爲今後同類水泵研發與生産提供了寶貴經驗。”徐劉兵説。
水泵的揚程通俗理解,就是水泵能把水送到的高度,也就是水泵有多大的“力氣”。那麽,這組泵站爲什麽需要這麽巨大的流量變幅和揚程變幅呢?原因是受季節性變化,西江水位在汛期和枯水期變化大,相差有七八米之多。該工程在抽水時,既要滿足整個工程龐大的設計輸送水量,也要結合上游來水量及時調整控制抽水量,做到自由靈活抽水,因此就需要“會變速”的寬揚程水泵。
“這麽先進的水泵在安裝過程中,也要克服不少困難。”粤水電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A1標項目副經理張建國介紹,泵組的部件在吊裝過程中,要面對各部件體積大、重量大,吊裝過程中控制難度大、座環蝸殻吊裝距離超遠(工作半徑40m)、轉子部件90度翻身以及安裝精度要求高等難題。爲此,項目建設團隊精心制定相應的吊裝方案和保障措施,應用BIM+GIS技術提前從方案編制、圖紙設計、設備選型、焊接安裝等方面對部件吊裝的重難點工序進行模擬,精準定位各空間坐標,最終實現了將轉子定位精度控制在正負0.5毫米以内等高精度安裝難題。
張建國表示,目前該項目正在爲年底通水總目標發起衝刺,計劃在10月底前完成所有泵組的安裝工作,並同時逐步開展静態調試,確保11月1日開展首臺泵組的動態調試工作,爲年底工程全綫通水奠定堅實基礎。
未來,源源不斷的西江水將從鯉魚洲泵站這顆“大心臟”出發,以深埋盾構方式在地下行進,一路向東,途經廣州、東莞,最終到達深圳公明水庫。
該工程每年可供水17.08億立方米,解决穗莞深生産生活缺水問題,並爲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解决擠占東江流域生態用水問題,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撑和水資源保障。與此同時,新時代廣東水網建設,也將邁上新的臺階。(楊明諾、單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