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科技共山水一色
東莞加速打造灣區科技創新成果策源地





   東莞訊 走進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科學城,只見湖面波光瀲灧,湖畔白鷺徘徊,遠處青山環繞,放眼滿目皆緑,園區内更有現代建築與詩意山水交相輝映,科技之美與生態之美相得益彰。
  2月21日,記者走進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近距離感受東莞市堅持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譜寫“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産業齊飛”的發展故事。
▶▷搭建平臺形成産業集聚
跨越“死亡谷”

  松山湖位於東莞中部,坐落於粤港澳大灣區的黄金腹地,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作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建設主體之一,松山湖科學城逐步構建起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讓企業的工程師到實驗室,到示範工廠來!我們把所有的信息和成果共享,一起快速研究出新材料!”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鋰離子電池材料團隊負責人黄學杰語氣鏗鏘。據介紹,實驗室目前在第三代動力電池核心技術——高電壓鎳錳酸鋰材料的技術攻關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相比市場上最主流的二代電池,它的性能提昇50%,每千瓦時電池成本下降30%。我們正力争將研發成果快速轉化,使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能够率先實現産業化。”黄學杰告訴記者。
  爲加快研發成果的産業化進程,實驗室搭建了電池示範工廠和創新社區,吸引鋰電池企業和頭部車企派駐工程師來到實驗室,共同加速新材料電池邁向産業化的道路。
  黄學杰表示,今年示範工廠預計會吸引超1000名工程師進駐,争取明年年底達到3000名左右的工程師集聚松山湖。
  “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工業生産之間的失敗概率很高,國際上將這道鴻溝成爲‘死亡谷’。我們做的就是,在科技成果向産業化轉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鐵索橋。”黄學杰説。
  這種共同研發、成果共享的模式正在東莞得到廣泛實踐。位於東莞長安鎮的宇瞳光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安防監控鏡頭生産商,同樣遇到了光學行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但得益於材料和設備的聯合開發,目前技術難題正逐步化解。“現在,我們跟國内幾個大企業做材料聯合開發,同時跟國内做機械行業設備的企業合作試用新設備,在華爲牽頭帶領下開發可替代的軟件,着力解决技術難關。”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占軍告訴記者。
▶▷這副未來世界耳機
源自東莞“智造”

  今年春節火爆的電影《流浪地球2》,點燃了大家對科幻未來的憧憬,也吸引觀衆關注電影周邊産品,如在電影戰鬥和訓練場景中演員佩戴的無綫通訊耳機。
  記者走進東莞市松山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耳機道具擺在展廳中央。漫步者集團副總裁秦昌峰告訴記者,該道具以北鬥七星爲外觀原型,經過工業設計、3D打印、結構論证、模具開發等産品化流程製作而成,其中一款還具備通訊功能。
  藉助電影IP火爆全網,不僅是一次成功的營銷,還是企業科技創新道路上的關鍵節點。漫步者集團副總裁李曉東介紹,接下來準備創新推出科技感系列耳機,像電影中的科幻耳機一樣,但具備實用功能,提供高品質高科技的視聽享受。“真正的耳機還需要考慮芯片模塊濃縮,佩戴的舒適性,以及防塵、防噪、防水效果,項目在論证和策劃中。”李曉東説道。
  當前,東莞正舉全市之力加快推動松山湖科學城建設,以打造“粤港澳大灣區前沿科技創新成果策源和轉化主陣地”爲目標,圍遶“巍峨山下,松山湖畔,北湖南山,一核四區”的空間布局,扎實推進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吸引世界級的創新資源加速集聚。曾經的“世界工廠”東莞,正摇身一變成爲“科技戰略力量持續增强,創新主體加速壯大”的“科創新城”。(楊政芳、張菲菲)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