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廣東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速構建
大項目大工程建設正酣



   廣州訊 南粤初冬,正值水利施工黄金期。獅子洋畔,朝陽初起,從南沙大橋東莞一側進入工作井,走進位於獅子洋海底近60米的粤水電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B3標項目建設現場,寬約8米的隧洞内,多臺套鋼筋臺車、針梁鋼模臺車機器轟鳴,建設者們正圍遶着各種設備繁忙作業,工程建設正在加速。
  湛江徐聞鯉魚潭水庫,占地1400畝的粤水電“漁光互補”項目,水面上一排排光伏板呈矩陣狀整齊排列,空中不時有候鳥飛過,“拼”出緑色鄉村新圖景。截至2021年底,該項目光伏發電累計上網電量達5.6億度,爲廣東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緑色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當前,大項目大工程建設正酣,基礎設施建設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撑。”粤水電副總經理蔡勇介紹,從扎根廣東傳統水利工程起步,到重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再到分佈全省全國多地的清潔能源發電項目,粤水電在一個又一個大項目、大工程的奮鬥實踐中加速轉型,實現不斷成長。“我們希望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以大項目大工程爲抓手,争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新技術新工藝創造施工新紀録▶▷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加速建設

  “在剛剛過去的11月,我們項目DG22#-GZ21#區間内襯施工單月混凝土澆築突破321米,創造了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内襯施工單月最快紀録。”工程B3標項目黨支部書記容杰成説,作爲全綫首個實現預應力混凝土内襯施工流水作業的標段,這代表着整個工程内襯施工按下了“快進鍵”,正向着2023年底通水目標加速邁進。
  作爲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灣區重要民生項目,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以深層管道輸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建成後將實現從西江向珠三角東部地區供水,解决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産缺水問題,並爲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爲粤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和戰略支撑。
  當前,廣東正在加速構建“五縱五横”水資源配置骨幹網,力求解决全省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難題。從20世紀50年代起,俯瞰南粤大地,從流溪河水電站,到東深供水工程,再到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粤水電承建了廣東衆多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串起了廣東强大的水資源網絡,爲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强的水利支撑。
  隨着工程規模、難度的不斷提昇,技術創新成爲攻克重大項目難點挑戰的關鍵之一。如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下穿獅子洋輸水隧洞,全綫采用高壓輸水盾構隧洞設計,隧洞管道采用厚度爲55厘米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襯砌結構,其技術工藝難度係數值國内第一、世界第三。該技術工藝如此長距離、大規模的應用,在國内水利行業尚屬首次。
  “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克服諸多工藝、技術難題,讓輸水管道可以承受得住巨大的内水壓力。”工程B3標項目經理伍玉龍説,在上述工藝結構下,鋼筋、鋼絞綫數量密集,安裝精度要求高,安裝穿索的難度很大。同時,混凝土澆築的難度也大大提高,要在復雜的施工環境下實現大直徑輸水隧洞襯砌結構、全圓一次性澆築成型,對施工質量要求極高。
  爲此,項目建設團隊聯合業主、監理、設計等參建單位各方及相關科研單位專家,先後召開10餘次專題研討會,從“零”起步,總結形成18道施工工序、90項技術方案以及6項新工法,最終實現難點痛點的逐個突破解决,爲這項粤港澳大灣區超級水利工程的如期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清潔能源投資開發建設加速▶▷
  “水利鐵軍”實現多元發展

  寒冬時節,在新疆喀什巴楚縣的光伏項目施工現場,鏟車、打樁機、混凝土攪拌車等車輛來回穿梭,項目建設熱火朝天。放眼望去,占地7.95萬畝的太陽能光伏板整齊排列,曾經的戈壁荒灘在陽光下摇身一變,成爲藍色的“光電海洋”,蔚爲壯觀。
  “近日,隨着最後一片光伏組件安裝完成,粤水電巴楚三期100兆瓦光儲一體化項目開始進入最後的並網衝刺階段。”粤水電巴楚三期項目經理李治民介紹,該公司在巴楚縣的一期和二期光伏發電項目已建成投産,總容量達到17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53億千瓦時,實現了年節約標準煤約8.2萬噸,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9.8萬噸。粤水電巴楚三期100兆瓦、四期800兆瓦光儲發電項目及粤水電智慧光伏産業園正加緊建設中,巴楚五期2000兆瓦光儲發電項目預計12月底前正式啓動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禀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雙碳”東風愈加强勁,緑色經濟的發展浪潮勢不可擋。從廣東到新疆,一個又一個光伏項目加速並網,成爲粤水電近年來向清潔能源産業加速轉型的一大縮影。
  “早在2003年,粤水電就積極尋求産業轉型,開始布局清潔能源投資開發建設。”蔡勇介紹,截至2022年10月底,粤水電累計投産的風光水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已達44個,遍佈廣東、新疆、海南、湖南、甘肅等多個省份,裝機規模達到185.3萬千瓦,年發電量30多億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0萬噸。同時,該公司也成爲目前廣東省最大的風電塔筒製造商,屬於國内風電裝備製造産業第一梯隊企業。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粤水電啓動了超過10個清潔能源項目,建設規模超過350萬千瓦,是過去近20年來,該公司已投産裝機規模的2倍,開啓了該公司清潔能源産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征程。
  “作爲我省清潔能源投資開發的‘排頭兵’,粤水電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加速創新發展,增强自身實力,爲實現雙碳目標積極貢獻廣東力量。”蔡勇説。(李赫)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