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中國航運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北京訊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今年前10個月,我國水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同比分别增長4.8%和5.5%,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長0.5%和4%。
  交通運輸部在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高效統籌做好航運領域疫情防控、保通保暢和安全生産工作,着力服務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一是精準科學做好疫情防控,二是加强行業運行監測調度,三是做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四是着力優化各項服務措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港口航道運行平穩有序。
  今年以來,我國航運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昇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促進緑色智慧轉型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力。以聯網、補網、强鏈爲重點,以重大項目建設爲牽引,加快推進内河高等級航道網建設,着力提昇港口基礎設施能力和安全韌性。今年以來,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工程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先導工程等開工建設,西江航運幹綫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一期工程等交工驗收並投入試運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工程等加速推進,爲服務經濟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運輸服務保障穩步提昇。有關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保通保暢、安全生産工作,確保糧食、能源資源和外貿集裝箱運輸平穩有序,加强港口、航道和重點船閘運行監測維護,對重點物資船舶實行優先引航、優先過閘、優先錨泊、優先靠離泊的“四優先”保障措施。國際班輪公司加大集裝箱船舶運力投放,不斷優化航綫布局。
  緑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統籌推進緑色港口、緑色航道、緑色船舶、緑色運輸組織方式發展,前10個月,長江經濟帶靠港船舶岸電用電量超過62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7%;全國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729.8萬標箱,同比增長18.6%。
  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今年,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7—8號泊位等4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成投産,我國已建和在建自動化碼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前10個月,完成基於區塊鏈的進口貨物港口電子放貨68.3萬標箱,同比增長138%,進一步擴展了區塊鏈技術在航運領域的應用。(劉志强)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