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首页
报业简介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聚焦
第02版:基建动态
第03版:湾区之声
第04版:产业观察
媒体矩阵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港海防博物馆以全新面貌诉说香港海防故事
香港讯
位于筲箕湾东喜道175号的香港海防博物馆经过大型修缮及更新工程,11月24日起重新开放予公众免费入场参观。更新的常设展览介绍香港自唐代起至回归后的海防和军事变迁,让参观人士探索香港在亚洲以至世界历史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亦进一步加强展示日本侵华、日军侵港、香港保卫战、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等内容,让公众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览开幕典礼11月23日举行。香港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在开幕典礼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十分重视促进公众对香港抗日历史的了解,尤其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抗日功绩。因此,香港在重开博物馆的时候,将抗战历史的展览厅由两个增加至四个,也在展览厅设置二维条码连结到内地31间以中国抗战为专题的博物馆或纪念馆网页,导引观众浏览及深入了解内地的抗战历史及相关场馆。希望公众能通过参观,了解和铭记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经历、缅怀为守卫国家而牺牲的同胞、欣赏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明白香港过去与中国近代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国家更有归属感和更有民族自豪。
出席典礼的其他主礼嘉宾包括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及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伍志和。
设于香港海防博物馆堡垒内的全新常设展览“香港海防故事”,共设有十一个展览厅,涵盖主题包括历代防务建置、军事布局、海港设施、抗日战争历史、义勇军、多元族裔军人在港服役的故事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等。
当中“日军侵港”展览厅环绕香港在1941年香港保卫战爆发前的备战状态、香港保卫战的经过,以及战俘的遭遇。馆方特别制作了沉浸式影片,让观众感受当时的十八日战争激烈战况和了解游击队的敌后活动。
此外,“声影说抗战”展览厅内的互动装置“游击队抗日遗址寻踪”,介绍不少抗战遗迹资料,同时展出珍贵的游击队队员访问片段、历史照片和影片,见证游击队与香港市民保卫家园的英勇事迹。
“海港设施”展览厅则以多媒体展示多艘当年曾长期停泊在维多利亚港内的医疗船和基地船,以及曾到访香港的著名军舰。“多元族裔的军人”展览厅介绍由英国人、华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等多个族裔共同驻守香港的时代,透过军事历史文物、档案及个人轶事等诉说多元族裔驻军的故事。
香港海防博物馆的“鲤鱼门军事要塞史迹径”设置了二十四个史迹点,包括建在岸边岩洞内的鱼雷发射站、鲤鱼门堡垒、多座炮台及沟堡等。参观人士可通过史迹感受鲤鱼门海峡的历史与军事氛围,更可欣赏人工建置与自然景致交织的独特之美。(王焕)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出版:中国工程报业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852)66431220 24小时工作邮箱:zgjjb@foxmail.com 24小时客服QQ:3385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