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訊 汕頭,是一片融入大海的熱土。
被稱爲“世界級挑戰性工程”的汕頭海灣隧道日前正式通車,助推汕頭“一灣兩岸”城市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汕頭大學東海岸校區正式啓用,助力汕頭打造區域教育高地……連日來的喜訊捷報,爲汕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强勁動力,展現了一幅新時代經濟特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圖景。
2020年10月13日,在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新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汕頭視察,爲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指明方向,並向國内外宣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奮發有爲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鍥而不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囑托,讓我們備受鼓舞、深受激勵。兩年來,全市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汕頭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悟經濟特區創辦初心,深刻把握‘兩個大局’交織激盪的大局大勢,堅决扛起新時代經濟特區作爲改革開放重要窗口、試驗平臺、開拓者、實幹家的職責使命,全面落實‘1+1+9’工作部署,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産業强市’之路,努力把汕頭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用奮鬥和實績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厚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汕頭市委書記温湛濱表示。
錨定前行方向,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揭牌,汕頭布局數字經濟版圖的棋盤上落下了“關鍵一子”。短短一年間,汕頭成功舉辦了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數字基建加快完善、數字技術加速創新、數字産業風生水起,數字經濟集聚發展的優勢不斷凸顯。敢闖敢試、敢爲人先的汕頭經濟特區,在數字領域的“藍海”裏再度乘風而起、踏浪弄潮,驅動産業發展巨輪駛向數字深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汕頭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思考謀劃,拿出能够真正解决問題的思路和舉措來,路子對了,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爲功。
“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廣泛開展‘深調研’,把握汕頭‘天時地利人和’的戰略機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提出‘工業立市、産業强市,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發展思路,得到上上下下、海内海外的廣泛贊同和高度認可。”温湛濱表示。
汕頭充分發揮工業有基礎、有特色、有亮點的優勢,加快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産業發展格局,深入實施“百億企業、千億産業”培育計劃,成功舉辦首届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加快建設海上風電創新産業園、立訊全球電子信息産業中心等一批重點産業項目,産業發展根基不斷夯實。針對汕頭人多地少的特點,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統籌推進“工改工”和大型産業集聚區建設,劃定163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控制綫,規劃建設面積約398平方公里的大型産業集聚區,産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寬。全力以赴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發揮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等創新平臺作用,每月分行業舉辦産學研“面對面”對接會,搭建“政産學研金”合作平臺,深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産業發展動能持續增强。
實踐證明,“工業立市、産業强市”是汕頭實現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必由之路。爲此汕頭着力在補短板、强弱項、固底板、揚優勢上下功夫,圍遶打造産值超7000億元的“三新兩特一大”産業集群,謀劃辦好海上風電國際論壇、新材料高峰論壇、大健康産業發展論壇、第二届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2023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等活動,加快建設國際風電創新港,將六合産業園區建設成爲省級産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着力引進新能源等重大項目,争取國家布局重大科學裝置,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做好“僑”的文章,
在打造聚僑惠僑樞紐上展現新作爲 一百多年前,樟林古港的紅頭船上滿載貨物和千萬潮汕籍“下南洋”的華僑,解纜啓航,揚帆出海。從艱苦創業到回鄉投資興業,潮汕籍華僑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汕頭經濟特區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加强海外華僑工作,引導和激勵他們在支持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充分發揮海外1500多萬潮汕籍華僑華人的獨特優勢,推進海外華文教育創新發展中心、僑情資源庫、數字虚擬潮汕家園平臺‘三大工程’,聚焦文化引僑、平臺聯僑、政策惠僑、經濟聚僑‘四項行動’,搆築凝僑心聚僑力匯僑智的‘僑’頭堡。”温湛濱表示。
百年商埠汕頭因僑而立、因僑而興。從遠赴重洋、艱苦創業到回報鄉梓、投資興業,潮汕華僑華人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中功不可没。邁入新時代,汕頭扛起改革開放重要窗口、試驗平臺、開拓者、實幹家的職責使命,以開展“引僑、聯僑、惠僑、聚僑”行動,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將交流的大門越開越大,携手僑胞再出發。
爲此汕頭着力弘揚“僑”文化,加强“僑批”檔案保護、管理和研究,加快推進小公園開埠區、樟林古港保育活化工作,深化“最美僑村”建設,開展“潮劇播種計劃”等交流活動,引導海外華僑華人增强文化認同、賡續中華文脈。着力打造“僑”平臺;同時大力推進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僑夢苑”等涉僑平臺建設,發揮國家“海智計劃”工作基地、南粤僑創基地、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等平臺作用,加大引資引智力度。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與全球5大洲、23個國家(地區)的200多位僑領、潮商和110多個海内外社團視頻連綫,暢叙鄉情、共話發展,在海内外潮籍鄉親的大力支持下,汕頭成功獲得第二十二届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届國際潮商大會“兩個盛會”主辦權;着力創新“僑”機制。深入推進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規劃設立華僑産業園、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和“華僑之家”,打造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區。着力搞活“僑”經濟。深入實施“1+3+2+4”數字經濟發展思路,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先行區。
實踐證明,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才能進一步凝聚起推動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强大合力。汕頭以高標準籌辦“兩個盛會”爲契機,謀劃推動重大産業、交通設施、民生保障、科創平臺、文化精品、會展旅遊、重大涉僑項目等“七個一批”工程項目,全力争取税收優惠政策,推動華僑與祖國、與經濟特區深度融合發展,促進海内外中華兒女團結奮鬥,加强海外愛國力量建設,涵養壯大知華友華力量,爲匯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礴偉力作出汕頭貢獻。
深化改革開放,
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新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汕頭要充分利用建設粤港澳大灣區、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找準定位,揚長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弘揚敢闖敢試、敢爲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温湛濱介紹説。
汕頭聚焦融入國家戰略、服務“國之大者”,積極服務融入“雙區”和横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完善深汕深度協作機制,加快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汕頭聯動發展區,指導企業用好RCEP便利政策,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及地區的交流往來,有力地拓展了改革開放的廣度、深度。聚焦發展所需、汕頭所能,大力推進實施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部署10方面104項重點改革任務,出臺全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跨境電商促進條例,成爲全省首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擴大試點和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試點地區。聚焦問題所在、人民所盼,深入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深化“放管服”、營商環境等338項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面實行政務服務“三免”“好差評”“周六不打烊”制度,在《2021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中成爲粤東西北地區唯一獲評“優秀”的城市,上市公司數量居全省地級市前列,國内外各類市場主體紛紛看好汕頭、選擇汕頭。
實踐證明,深化改革開放是汕頭實現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動力之源。汕頭加强重大改革舉措系統集成,率先學習復製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戰略性平臺等制度創新成果,打造改革試驗平臺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更好地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
提昇城市能級,
在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上實現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汕頭經濟特區發展,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加强超前謀劃,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優化空間發展布局,拓展綜合服務功能,全面提昇城市能級和競争力。”温湛濱表示。
汕頭堅持交通先行,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大工程”,汕北大道、海灣隧道建成通車,汕汕鐵路、粤東城際鐵路、廣澳港疏港鐵路啓動建設,廣澳港區二期工程建成、三期工程有序推進,航綫網絡基本覆蓋東南亞主要港口和國内沿海港口,“承灣啓西、北聯腹地”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加快形成。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下足綉花功夫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持續將財政支出近七成投向民生領域,汕頭大學東校區、廣東汕頭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落成招生,市中心醫院等22個項目加快推進,市中醫醫院、市皮膚病防治院投入使用,歷史文化保護龢利用“八個一批”工程順利推進,華潤萬象城等一批輻射粤東的商業綜合體建成運營,練江流域綜合治理實現從污染典型到治污典範轉變,獲評“廣東省十大美麗河湖”,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品質生活之基更加堅實。堅持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民富、農業强、農村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引領帶動汕潮揭都市圈各城市之間空間資源、産業布局、基礎配套等要素互聯互通、協同發展、互惠互贏。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深入實施創建平安幸福汕頭“六大工程”,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爲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實踐證明,提昇城市核心競争力,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是汕頭實現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應有之義。汕頭適度超前布局、梯度謀劃儲備一批新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提昇城市綜合實力和服務功能,引領帶動汕潮揭都市圈整體躍昇,爲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李怡青、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