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訊 爲進一步提昇建築工程質量,保障安全生産持續穩定,近日,位於潮州潮安區的碧桂園·央匯公館項目開展以“踐行社會責任,杜絶底綫風險,提昇基礎産品力”爲主題的“質量月”活動,項目工程師、參建單位代表等共計100餘人參會,通過系統的防空鼓管理、工程巡檢、精裝修管理等專項行動,全面壓實質量安全工作。
“質量月”啓動會上,碧桂園·央匯公館項目負責人朱文歡分别從安全教育、質量責任制、“三防”問題技術指引等方面傳達集團“質量月”精神,强調安全生産的重要性並部署了“質量月”活動方案及下半年質量管理行動,將基礎産品力深入提昇,夯實項目完美交付基礎。
“通過開展質量月活動,我們項目從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的角度,采用精細化管理進行空鼓開裂及滲水漏水防治等使得項目的質量得到提昇。”碧桂園·央匯公館項目工程負責人鄭可偉介紹。
如何安全蓋房?
工地樓體帶上“藍帽子” 智能裝備護航 從乾净的工地現場走過,工地現場各操作環節乾净整潔,與傳統意義上的工地差别很大,儼然一個“智慧工地”,智能設備遍佈多個角落,如“人臉識别系統”、“可視化對講機”等。在建築施工現場,我們能够看到藍色的鋼板爬架取代了以往緑色塑料建築防護網,視覺上更加簡潔美觀。據介紹,這種藍色鋼板叫“附着昇降脚手架”,在遏制高空墜落和高處墜落的效果上更加突出。相比傳統建築防護網,它不僅在安全質量管理方面有明顯的優勢,還能够有效减少消耗,達到緑色環保的目的。“現在使用這種附着昇降脚手架,它的優點是比較牢固,并且它是跟着主體網上昇的,材料也是比較環保,可翻轉使用百次以上。”鄭可偉説道。潮州碧桂園·央匯公館項目從去年11月開始建造,4棟洋房到今年9月份已經完成主體封頂,安全和神速蓋房,一個也没落下。
如何做品控?
“三防問題”技術交底 嚴把質量關 “空鼓”、“滲漏”、“開裂”等質量問題一直是業主關注的焦點。鑒於傳統建造的房屋普遍存在的問題,碧桂園通過鋁模及結構拉縫技術實現全混凝土現澆外墻體系,對建築外門窗洞口、防水企口、滴水綫、空調板、陽臺反坎、外立面綫條等進行優化,主體結構一次澆築成型,免除外墻二次結構和内外抹灰,實現結構自防水,有效减少外墻、窗邊滲漏等質量隱患。“在質量月期間,我們還會針對砌築抹灰、樓梯間及室内地面找平、墻地磚鋪貼工序,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同時將各道工序防空鼓要點打印張貼到每個工作面做提醒。”鄭可偉介紹。
最後還得提一下高精度砌塊施工,墻面砌築平整度高,垂直平整度可控制在5毫米内,砌築灰縫厚度2—5毫米,有效减少墻體收縮、下沉,减少墻體、抹面開裂。“高精度砌塊後期的墻體進行薄抹灰,能够有效减少墻體開裂、空鼓等質量通病的産生。”鄭可偉説。
據悉,從項目的地面、鋼筋砼結構工程開始到樓面、墻面砼結構工程、砌體結構工程到最後産品完成,“防滲漏、防開裂、防空鼓”這“三防”問題早已被列爲日常檢查驗收重點,在施工日誌和監理日誌均需説明對“三防”問題的防治監督情况。“我們會嚴格按照國家規劃以及集團管控要求,做好監督,嚴格執行樣板驗收通過後才大面積施工,部分關鍵部位采用試驗對比,找到最合適的施工方式。”鄭可偉説。
此外,爲增强工友安全質量意識、推動品質建設,碧桂園·央匯公館項目還在項目辦公室、項目工地現場、工友宿舍等,通過海報、電子屏等載體開展“質量月”主題宣傳,同時還持續將安全工作落細落實,爲工友們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生産環境,保障他們的切身利益,切實爲建造精品工程而不懈努力。
在“質量月”啓動會的尾聲,項目負責人朱文歡還不忘叮囑大家在高温作業時也要注意身體健康與施工安全,爲感謝工友們爲項目生産建設的辛勤付出,碧桂園·央匯公館的工作人員把西瓜和凉茶等送到工友們手中,並向堅守在項目一綫的工友表示敬意。
在當前市場情况下,“保交付”是促進房地産市場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而做好“品質交付”能够爲購房者重塑信心。前不久,潮州碧桂園·央匯公館項目還主動針對業主開展工地開放日活動,主動“卸下”工地圍墻,讓業主們瞭解建築背後的每一個細節。